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研究生论文 > 我国在校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贡

我国在校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贡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研究生论文


  随着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补偿性增长,在校研究生已近165万,每年授予学位数近56万。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群体吸引着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一个物以稀为贵的世界,任何事物数量的增多往往伴随着人们主观对其价值认知的下降。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文凭贬值论在报纸或时评上并不乏见。在众声暄哗的舆论洪流中,我们如何能够抓住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一些明晰的标尺来表征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而加深公众对质量问题的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认为研究生教育作为一国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基石,其重要特征在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所实行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撰写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高低。一般而言,在校研究生越能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参与到撰写并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过程中,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也就越高。

  

  基于此,本研究将着力考察近两年我国在校研究生参与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以及对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贡献情况。

  

  一、国际高水平论文选取及作者身份确定方法

  

  本研究将SCI、SSCI以及A&HCI三大检索中的热点论文(HotPapers)作为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观测点。按照WebofKnowledge的界定,热点论文是指发表后较之于同期相同领域其他文章,其被引次数快速增加的文章。一般而言,文献被引频次在两年、三年甚至四年后达到顶峰,但仍有少量的论文在其发表后被传播得非常快,体现在其快速而显著增长的被引频次上。这些文章通常是他们各自领域的关键性文章(KeyPapers)。WebofKnowledge运用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工具将这些文章识别出来。其选择的依据是各领域中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分布及其阈值:各时期各领域内被引频次为最高的0.1%的论文。这些论文覆盖了WebofKnowl¬edge所区分的22个领域: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学、工程学、环境学与生态学、地理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学、物理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空间科学。

  

  依据ESI的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3年6月15日)共有2436篇学术论文入选近两年(2011~2012)的热点论文。其中,中国学者参与的论文有340篇,占总数的13.96%。这表明我国学者的科研成果在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公认的顶尖水平。中国学者参与的340篇论文中有3篇未标明作者单位,余下的337篇将成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

  

  当337篇热点论文成为分析对象后,作者身份的确定便成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所采取的基本做法是排除法:依据作者英文名字和单位信息,登陆作者单位网站进行搜索。若作者单位出现了与作者英文名字一致的教师名字,我们将搜索其学术经历,若在文章发表时该作者已经是教师身份,我们则将其确定为教师。若论文发表时,作者还未成为教师,我们就搜索其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时间加以判断。当作者单位的教师信息中没有出现论文作者相同的英文名字,任何网页也未出现其作为教师或其他科研人员的信息时,我们将其判定为研究生。当然,本研究存在着高估研究生数量的可能性:首先,可能参与文章撰写的科研人员,如:博士后、本科生和非正式科研人员等可能均被视为研究生;第二,部分作者单位的教师信息更新滞后,遗漏了相关教师信息。

  

  为使作者身份判定尽可能精确,我们主要通过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二次搜索加以确认。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李诺”及其导师“陈衍景”的身份确认过程为例。首先,我们利用ESI搜索到了由“LiNuo”与“ChenYan-Jing”(英文名)共同参与的三篇地理科学领域的HotPapers,发表时间分别为2011年4月,2012年6月以及2013年1月。这两名作者的单位标注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我们登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官方网站,在其师资队伍一栏中搜索到了与英文名“ChenYan-Jing”一致的中文名称“陈衍景”(正教授)®,但未搜索到与英文名“LiNuo”一致的中文名称。因此我们初步判定“陈衍景”为教师,并猜测“LiNuo”很有可能是“陈衍景”所指导的研究生。随后我们点击进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官方网站上“陈衍景”老师的主页,在其“5年内发表论文”一栏中找到了多篇“李诺”为第一作者,“陈衍景”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因此进一步猜测“LiNuo”的中文为“李诺”,且为“陈衍景”的学生。为了进一步确认“LiNuo”的信息,我们尝试在百度搜索栏中以“李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到一位名为“李诺”,专业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北京大学2008级博士”获得了2011年度“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③。考虑到之前三篇HotPapers的领域与作者单位与该条信息具有高度一致性,我们基本可以判定“LiNuo”即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8级博士生“李诺”。此后,我们继续在百度中以“李诺”与“北京大学”为关键词扩大搜索范围,发现李诺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而其导师正是“陈衍景”,且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研〔2013〕2号)的通知,“2013年参加评选的论文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期间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可以确定“李诺”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在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之间。另一方面,我们又发现“李诺”获得了北京大学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其工作站仍设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该基金的申请时间为2012年6月26日至8月24日之间说明在此期间李诺已成为“博士后”。综上可知,文章作者“LiNuo”的信息基本确定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008级博士生,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间获博士学位,2012年8月起为博士后。因此,在“李诺”所参与的三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确认:第一篇文章(于2011年4月发表),其作者身份为“博士研究生”,第三篇文章(2013年1月发表),其作者身份为“博士后”,不计入研究生科研贡献中;由于其博士学位获取时间无法具体确定,所以我们无法完全确认第二篇文章发表时(2012年6月)“李诺”的身份,只能做如下推测:由于每年的博士学位授予工作集中于1月与7月,且7月博士学位授予量大大多于1月的授予量,因此我们估计“李诺”更有可能于2012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据此,再加上论文发表所固有的审稿周期,我们将其第二篇文章的作者身份计为“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多次向高水平论文的通讯作者发送邮件,获得高水平论文的作者信息。例如我们通过邮件了解到福州大学徐立军教授所发表的论文“GrapheneTransformsWideBandGapZnStoaVisibleLightPhotocatalyst”中第一作者张燕辉和第二作者张楠均为徐立军教授课题组的在读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宏斌教授所发表的论文“Simulta¬neousEnhancementofOpen-CircuitVoltage,Short-CircuitCurrentDensity,andFillFactorinPolymerSolarCells”中第一作者何志才和第二作者仲成美当时是在读博士研究生,其他成员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教师。

  

  二、我国在校研究生参与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情况

  

  在ESI的热点论文中,中国作者参与撰写的有337篇。其中以中国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文章有210篇,其他国家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有127篇。在中国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中,在校研究生参与撰写的有160篇,占以中国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总数的76.19%;其他国家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中,在校研究生参与撰写的有20篇,即在校研究生共参与撰写了180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有114篇,按照第一作者单位是否为中国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见表1。

  

blob.png

  

  表1表明:一般而言,我国在校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时,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为中国。出现第一作者单位署名为其他国家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相应的学术成果在2位研究生于国外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时所发表。52.86%的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的热点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按照学术界对于第一作者(Leadauthor)的界定,第一作者是大部分研究工作的承担者和大部分研究文稿的撰写者。由此可见,我国在校研究生在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为中国的热点论文中,研究生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有19篇。按照国际惯例,通讯作者一般是由资深研究人员或课题组负责人担任,大多为正式教师。但在校研究生作为通讯作者所发表的论文篇数仍不可小觑,占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的热点论文数量的9.05%。当然其中有3篇论文是论文作者人数仅为1人,其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均为同一名研究生。

  

  此外,在校研究生以其他作者身份(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外)发表的热点论文有126篇。不同论文的其他作者中的研究生个数有所不同。42.06%的热点论文的其他作者中有1个研究生;40.48%的热点论文的其他作者中有2个到3个研究生,见表2。

  

blob.png

  由于其他作者中的在校研究生人数与论文作者总数密切相关。我们将作者总数与其他作者中的研究生人数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表3显示:作者总人数的多少与其他作者中研究生的人数有密切联系。当作者个数增多时,其他作者中的研究生人数可能随之增多。当作者总人数大于等于10人时,其他作者中有4个研究生的文章篇数为4篇,有5个研究生的文章篇数为2篇,有6个研究生的文章篇数为2篇。但大多数情况是作者总人数在5人以内,其他作者中研究生个数为1人。例如当作者总人数分别为3人、4人和5人时,其他作者中研究生人数为1人的论文分别为14篇、9篇和10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研究团队规模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在校研究生充实了科学研究群体。

  

blob.png

  三、发文研究生的机构与学科分布

  

  参与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的在校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哪些学科?就读于哪些科研机构?这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校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领域和机构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反映了学科文化、院校文化,另一方面更反映了我国高水平科学研究团队对后备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表4显示在校研究生参与撰写并发表的国际高水平论文集中在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四大领域。这表明在上述四个学科领域,我国正培养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后辈科学研究者。

  

blob.png

  哪些科研单位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呢?我们将前十名的科研单位统计于表5。该十个单位的研究生累计参与了97篇近两年的国际高水平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工作,占研究生参与发表的论文总数的61%。

blob.png

  四、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贡献率估算

  

  为从整体上把握当前我国在校研究生对我国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贡献,我们必须对在校研究生以不同身份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加权和综合。我们将研究生的身份分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其他作者。按照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二者在科研贡献上相当,区别在于分工不同,故赋予二者相同的权重;其他作者在贡献上应弱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故赋予其略弱的权重。若多个作者分享同一身份,则视为其贡献相同,例如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或共同其他作者。鉴于大部分作者都共同作为其他作者,因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权重与其他作者的权重的差异应尽可能小。综合来看,我们将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其他作者的权重定为0.35、0.35和0.3。三者之和为1。当仅有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时候,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权重均为0.5。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我国研究生对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贡献率的计算公式:

  

blob.png

  Ni为仅有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文章篇数;队为作者身份包括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和其他作者的文章篇数;jp为仅有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时不同身份作者的贡献权重,当角标为1的时候代表第一作者,角标为2的时候代表通讯作者;角标为3的时候代表其他作者;j'为作者身份包括通讯作者、第_作者和其他作者时,不同身份作者的贡献权重,当角标为1的时候代表第一作者,角标为2的时候代表通讯作者;角标为3的时候代表其他作者。~]和nq为第]篇文章中研究生身份的p类或q类作者的人数;ntB和%为第]篇文章中p类或q类作者的总人数。

  

  该公式将每一篇热点论文视为一个单位的贡献。一个单位的贡献由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和其他作者所分担,各自分担的比例等于上文所确定的权重。假如一篇论文有3个作者,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其他作者各一位,则三个作者的贡献分别为0.35、0.35和0.3个单位。若其中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其他作者均为教师,则研究生对本篇论文的贡献为0.35,即做出了35%的贡献。将2011年至2012年的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中以中国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筛选出来,共210篇,计算出每篇论文中研究生的贡献,并取其平均数,就得到了我国在校研究生对2011年至2012年度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平均贡献率。

  

  运用此公式对平均贡献率进行估算,得到数值0.3684。该数值表明:2011年至2012年的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中平均每一篇有36.84%的贡献可归功于在校研究生的科研工作。210篇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研究生的学术贡献的分布见表6。30.9%的国际高水平论文中在校研究生的学术贡献率在25%至50%。23.8%的论文中在校研究生并未产生贡献。2.9%的国际高水平论文完全由在校研究生完成,贡献率为100%。

  

blob.png

   五、结语:立足国内,培养更多的科技精英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家科技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而这批人员的生产方正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自1981年建立学位制度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用30年的时间,在各类支撑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完成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补偿性增长和结构体系的初步建立。

  

  从2011年至2012年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中我国在校研究生的参与情况来看,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2011年至2012年,我国在校研究生参与撰写的热点论文数占以中国为第一作者单位的论文总数的76.19%,其中在校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占52.86%;通过对不同作者的贡献进行赋权并加权估算,以我国为第一作者单位所发表的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中在校研究生的贡献率高达36.84%。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完全有能力培养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科技精英”。我国已在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科内搭建起世界级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在这些科研团队中,在校研究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科学研究并产生了一大批国际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当然,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尚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结构调整、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学术道德伦理建设等等。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将会立足国内,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科技精英,为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jslw/9426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