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教育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进程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把美育在与德育和智育、体育一起列入了国家教育方针。同年在北京成立了音乐教育会,大会上何东昌发言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音乐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大中小学都要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2006年教育部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制订《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促进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展开。直至今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已经成为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学校音乐教育,在不同的学段,对学生有着不同的意义。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服务于德育、智育等方面。而进入大学阶段,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健全自我,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愉悦身心,健全人格
个体与音乐密不可分。欢乐的歌曲,使人手舞足蹈;悲伤的歌曲,使人流下眼泪。音乐可以调节情绪,愉悦身心。在大学中开设音乐课程对于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人为本,增强音乐的主动性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里,一直是将情感态度放在第一位的。“以人为本”也已成为了我们教育的核心词汇,它指导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就是能够通过音乐的实践使学生产生感情激荡,获得一种情感体验,产生主动学习意识,并逐渐形成终生受益的一种良性循环。所以,通过音乐课程的引导来养成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的习惯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发挥好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据心理学家分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的加强,创造力会减退,逐渐缺乏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使个人的音乐感受也不具备一个标准性,所以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中最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节。正因为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在大学开展创作性音乐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很好地释放成人思维的局限性,进一步发挥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四)有利于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充分,多元文化受到每個国家当地语言、宗教、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学习这样多元化的音乐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还能教会他们去欣赏别国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和视角去拥有一颗包容世界的心,还能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弘扬民族音乐,促进文化传承
一直以来,我国音乐,甚至是世界音乐都受到欧洲一元论观点的影响,导致民族音乐的大量流失。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每个国家都开始自省,开始重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文化传承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培养起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情,正确看待和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传承的一员。
(六)发挥学科特色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完善
众所周知,音乐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大部分表现形式以群众性为主。如合唱等。这样的形式更容易进行交流,更容易学会分享。在编排过程中感受团队的合作。所以,我们要在大学开设音乐课程,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自然地将每一个学生融入到一个集体的状态,不仅增强了其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其团结合作的精神,更促进和完善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结语
在对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发展及其定位和功能的分析来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在大学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据笔者了解,现今音乐课程的分类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无法发挥课程的功能性。我认为可以尝试运用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针对音乐课程的功能性从课程性质、课程价值、课程分类、课程操作形式、评价方式等方向对大学公共音乐课程做出一些更系统的构架。以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原则,打造丰富内容来发挥大学公共音乐课程在成年教育中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杜艳云.大学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探讨[J].理论学术,2012(08).
[3]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1978-1998)[J].人民音乐,1999(10).
[04]南利华.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06).
(作者简介:曾维菁,女,硕士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上一篇:梁上泉的电视剧歌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