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艺术教育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对公共艺术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许多城市都不只拥有一座美术馆。在全国的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进美术馆。到美术馆参观、学习、体验已经成为公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美术馆的功能从注重“典藏”到注重“教育”的悄然转身,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众对于文化艺术等精神需求的增加。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功能的变化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引发了许多话题的探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馆的建立开启了我国美术馆事业的新篇章。中国美术馆1963年开始对公众开放,是伴随着新政权对自身形象的巩固而建立的。杨应时介绍说:“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北京评选了十大建筑,中国美术馆就是其中之一。这说明中国美术馆代表了新政权的文化姿态,具有一种树立国家的形象、展示国家文化建设成果的使命。中国美术馆最初的建设者很多是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过来的,而中国美术馆第一任馆长、中国雕塑事业的开创者刘开渠先生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他们都具有非常强的教育使命。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美术馆把主要的功能定位在展览上,是为艺术专业圈服务的。比如中国美术馆在建设之初就是按照展览馆设计的,没有更多地考虑其他功用,甚至没有像样的报告厅,更谈不上专门的教育的空间。再比如,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美术馆曾经隶属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其定位主要是服务艺术家,服务专业人群,服务展览需求,而且当时的美术馆具有很强的政治宣传功能。”
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术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以中国美术馆为例,中国当代的艺术史上很多重要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事件,包括像现代艺术大展、罗丹雕塑回顾展等,都在中国美术馆发生。比如198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油画人体艺术展,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中国美术馆外排队等待参观的观众排了好几里。杨应时称:“这说明,美术馆开始成为重要文化事件的发生地,并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成为社会普通人关注的点。美术馆在悄悄地转身,美术馆的功用在逐渐发生变化,它与社会的普通观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其公共性越来越凸显。这个变化的悄然发生是跟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源于人们意识的变化、自我精神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民主化程度的增强。一方面,社会的需求在增加,但是另一方面,美术馆没有做好准备,其专业储备、对自身功能的认识,以及硬件条件等方方面面都没有跟上。”
2002年至2003年,中国美术馆闭馆一年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中国美术馆不仅是腾出一层楼作为报告厅,举办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名家讲座,更为重要的是在2004年底正式设立了“公共教育部”。“公共教育部’的名称强调了公共性、公益性。从1963年到2004年,40年过去了,中国美术馆开始有了教育部门。而在国外,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1907年就有了专门的教育部门。中国在这个领域比国外晚了将近100年。通过简单梳理美术馆的几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出美术馆角色与功能的变化,社会观众对于美术馆的认识以及期待的变化。这也是跟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的需求密切关联的。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美术馆之一,广东美术馆是国内率先提出公共教育概念的机构。早在1997年建馆之初,林抗生馆长就将教育作为美术馆的六大功能之一进行建设,时任副馆长王璜生有了公共教育的意识。2003年11月,广东美术馆正式成立了公共教育部。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介绍:“广东美术馆是国内最早使用公共教育部名称的美术馆,王璜生馆长最早将公共教育作为美术馆的一个重要概念提出。过去国内美术馆大多用‘推广’‘宣传’的概念。那时欧美的美术馆已经从‘以物为主’发展到‘以人为主’。广东美术馆在成立之初,曾到国外很多知名博物馆考察,按照欧美的模式,以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为主的美术馆发展框架。”
美术馆精彩纷呈的
公共艺术教育形式和背后深厚的价值观
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后,关于美术馆如何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问题,全国美术馆界已基本达成两个共识:一是由“展览陈列”向“展览研究与展览教育”转变;二是丰富教育推广的形式。目前,我国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形式早已突破最早的导览阶段,呈现出丰富的形式。比如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讨论会;以社会普及为主的专家讲座;结合特定主题在展厅现场举办的轻松活泼的艺术沙龙活动和与艺术家、策展人对话活动;将展厅欣赏与动手创作相结合的艺术创作演示和体验工作坊;从大师名家作品获得灵感启发的少儿艺术作品展或针对青少年的专题教育展;结合展览内容和特定知识点开发的展厅导赏手册、儿童教育手册、亲子手册、教师资源手册;利用新技术手段,就艺术创作、欣赏、教育相关主题开展的多媒体语音导览、互联网交流体验等。然而对于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形式,而是背后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价值观。
中国美术馆:“旋律之美”跨界体验工作坊
此次2015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的美术馆之夜活动中,中国美术馆“旋律之美”跨界体验工作坊作为成果展示项目之一,引起了众多参与者的兴趣。该项目引导观众用主观绘画元素—点、线、面和色彩,共同表现所听到的乐曲旋律,旨在让参与者体验旋律与色彩的共通性。
杨应时介绍:“跨界体验教育方式是中国美术馆最近一直在推广的理念。通常人们来美术馆首先想到的是美术,并容易局限于美术。其实美术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和狭义的概念,美术可以和很多事情产生关系,比如美术可以和音乐、舞蹈、戏剧产生关系,还可以和文学、历史、政治等产生关系。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本身具有跨界的可能性,把艺术创作与欣赏中通感、联想的理念发展起来,会得到非同寻常的收获。”这一理念源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具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9个方面的才能,不同才能之间可以互相打通。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公共艺术教育里面,可以把听觉、视觉、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联系起来,发展无限的可能性。基于这样的理念做教育,就会很开放,很有互动性,很多人都可以参与。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核心理念的支撑,有了核心的理念,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不拘一格。
今日美术馆:今日艺术夜校
今日美术馆从2016年3月开始,在每个周四晚上的六点到八点,将推出“今日艺术夜校——中西人文史共修”的课程。中西人文史共修的课程在第一次上课会先有一个概论,给大家一个大的学习线索和学习方法,然后再带着大家一点一点完成学习。活动的形式和氛围既类似于读书会,有比读书会更有一个中心的灵魂,希望大家多去讨论和研究,多去思考和调查。
“今日艺术夜校——中西人文史共修”的理念是把艺术放在人文发展的大范畴中,同时还涉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陈鑫认为,不同的土壤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又有同源性。一个人的成长的过程和历史的发展是暗合的,从原始社会开始,艺术从极简的造型一点点开始完整化、繁复化,最后又有一个简化。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可以暗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西人文史之后开设的课程是对艺术家和文本的精读。我们想通过阅读来引导观众发现自己阅读文献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信息的‘碎片化’和知识学习的‘百度化’,令人们对外在的知识缺少内化的过程。而知识只有经过内化才能转变为创新的动力。今日艺术夜校的活动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建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对艺术的评价体系,既是基于一定的学识,也是基于自己对文化、艺术和二者之间关系的深刻了解,以及基于对当下世界的体察。”在针对各个年龄的活动中,他们会告诉大家,哪些相关的知识可以去看查阅哪些文献资料,希望大家走出美术馆仍能自主进行深入研究。他们认为,踏踏实实深入研究问题的人越多,整个国家和社会确实会更好,这样做的原因正是基于美术馆的文化属性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浙江美术馆:“艺游乡里”系列活动
2014年,浙江美术馆深化“艺术共同体项目”,增设“艺游乡里品牌项目”,并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等相应院校美术馆相关专业的课程进行深度合作。让乡村的社会空间进入到人们对艺术的思考范围里来中,是“艺游乡里”项目的重要目的。“乡”指的是最基本的人际连接,无论是进入城市还是进入乡村,都是“艺游乡里”。所以“艺游乡里”这个项目的主旨就是为了找到艺术与社会空间、社会机制之间的连接方法,让观众能够对自己的生活之地产生丰富的联想,并随时保持思考。
据浙江美术馆教育推广部主任李雯介绍,这个活动是基于之前的活动经验而策划的。之前,浙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为希望小学打造艺术教室,以浙江美术馆特色馆藏—吴冠中的新水墨为主题,给乡村学校上了两堂公开课,但是这个课没办法再进行下去。因为那里的教师对吴冠中非常陌生,大多数师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毛笔。于是他们开始转变思路,挑选了80个浙江省的‘非遗’项目,并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招募了20名硕士、博士作为志愿者。“因为志愿者中有很多是浙江本地人,我们就让他们先去对自己家乡的‘非遗’项目进行采访,采访项目包括温州地区的骨瓷、舟山地区的古船制作技艺等。之后,从这80个项目中选择50位传承人拍摄了影像档案,再从中选取了20个适合向青少年推广的‘非遗’项目。我们在传承人所在村子的文化礼堂开设了20场艺术公开课,希望能够引起当地年轻人的兴趣,事实证明这个活动非常受欢迎。”李雯称。
广东美术馆:通过艺术“看”自己
2015年9月20日,在广东美术馆七号展厅,公共教育项目“通过艺术‘看’自己——与仰民一起游走‘迷宫’”开幕。该项目由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策划,旨在沟通参观者与艺术家,打破观看过程中身份的隔离,使观者在此过程中透过艺术品进行自我观照。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一个人如何界定自我?如何认知自己、他人、社会这一相互连接并且彼此通达的世界谱系?由广东美术馆提供平台,在艺术家的构思与参与者的搭建下,一座自我与他者、个人与社会的认知装置在此次活动中被建构起来。
通过这个公共教育项目,希望艺术家通过一种新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一种深入的互动。这个项目的目的在于探讨艺术在人们观照自己的过程中,能否使人们看见一些其他的可能性。刘端玲称:“‘通过艺术看自己’项目起源于我跟艺术家朋友曾忆城聊天的时候,他提到在创作的过程中,在通过相机观看世界的同时,也在反观自己的内心,创作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因为觉得这个是有很益的一种体验,于是我们策划了‘通过艺术看自己摄影篇——与曾忆城一起观看世界’项目,通过分享、小游戏、讨论会、创作实践、展览等形式分享艺术家的心得,希望传递给观众一个理念,即普通人也可以尝试通过艺术去观看自己、完善自己。第二期‘通过艺术看自己装置篇——与仰民一起游走迷宫’则是让观众在体验艺术家的创作方式的同时,思考自己与他人和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我国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事业
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近年来,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成为美术馆工作中体现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主要工作面和社会公众的直接受益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面对很多发展变化中的现实问题,我国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探索和研究。
分众开展: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如何有效?
在此次2015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上,与会专家经过讨论和总结,认为美术馆公共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工作中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就是要注重受众的分析研究,美术馆公共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开展观众研究,了解观众,服务观众,教育观众。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是否有效,美术馆都经历过从看重参与人数到追求活动效果的过程。刘端玲介绍说:“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也经历过这个时期,早期很看重能来多少人,至于这些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来,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得,有时候不太追究。其实如果一个讲座来了很多被组织的观众,他们在下面看手机或是打瞌睡,那么这些观众都不是目标观众,这样的公共教育活动也是无效的。现在我们做项目的时候,就会先研究观众的兴趣、需求和接受程度,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活动,包括活动方式、规模和时间等细节。所以现在基本上来参加项目的每个受众都是目标人群。有位讲座嘉宾曾感慨,周六早上9点钟能来这么多人听这么学术的讲座,并且没有人看手机,提的问题都是有质量的,这么好的效果很难得。”
今日美术馆作为当代艺术的典藏及展览为鲜明特色的美术馆,近年来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异军突起,在很多方面做得非常有特色和成果。陈鑫认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一定要面对大众,而不是面对小众,在面对大众的基础上再有观众的细分。今日美术馆的展讯上有一句话生动地体现了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大众性——“不论年龄、背景、学历、工资、颜值……大家都可以到这来”。今日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会把艺术解构到最浅,令观众都可以入门,然后再参与到最深。陈鑫称:“今日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磁力很强,用很浅的东西把大家吸引过来之后,然后会吸着大家往纵深的方向走。很多活动看起来好像很接地气,但是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大家会感觉自己可以走得很深、很远。”
对于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分众化,目前全国各大美术馆有一个共性,即大部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是面向儿童的。对此,李雯认为,其实艺术教育的目标受众不应仅仅局限于儿童,她说:“从大众审美的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对成年人的影响最大,可能他们参加一次活动就能够茅塞顿开。中国的成年人比较忙碌,只有项目足够吸引人,他们才会来参加。大家经常听到一个声音说中国的老百姓不重视艺术,其实不是这样的。当美术馆与电影院、歌剧院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时候,美术馆提供的项目是否真的具有吸引力,才是赢得观众的关键。”
在“分众”之后,2015年,今日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今日艺术工作坊”活动走向了观众混龄的尝试。“年龄在艺术上不见得成为一个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也是有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的。很多时候儿童纯粹的表达对成年人是非常可贵的启发,同时儿童面对思维层次较高的成年人也会收获很多。因为社会不是由同样年龄段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在各方面和自己不尽相同的人。今日美术馆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汇聚的场,能把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汇聚到这里来。所谓‘和而不同’在艺术上的体现得是最突出的。在尊重共性规律的同时,也兼容个性的发挥,这是艺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陈鑫认为。
院馆合作:艺术院校与美术馆相得益彰
事实上,全国很多美术馆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联系都是十分紧密的,尤其体现在志愿者的参与程度上。李雯介绍道:“志愿者像是我们的分身一样,主要做活动策划,而不是展览导览服务。我们对于艺术院校志愿者的选拔非常严格,淘汰率很高,平均二三十人选一人。浙江美术馆有大约十个品牌活动项目,每个项目招募一两个志愿者。与嘉宾联系、现场主持等工作都是志愿者在做。我们非常正式地给他们一个美术馆的工作邮箱,并给他们非常大的权限,使他们能够代表浙江美术馆去跟嘉宾联系。志愿者们之所以这么热情,还是因为觉得公共教育有意义。”
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精英。从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上来看,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确实不同于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观众可以根据自身已受教育的背景、个人的意愿和需要,通过自主的方式在博物馆从展览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在日本等一些国家中,有不少艺术家认为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相对滞后的教材的束缚,学院艺术教育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在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中,因为不受教学大纲和传统教材观的影响,教学效果非常好。
公共艺术教育由于不需受到既有教育体制的束缚,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确实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今日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哪怕我们只讲美术,也要讲它的外延性,让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产生联系,让艺术和文化产生联系,让艺术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联系,包括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等。艺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有意义的,它除了让人们去观察与思考世界,还涉及到人面对自己内心的方式。”当前,我国美术教育强调技法的准确性大于艺术在精神上的特质,美术教学也是以知识点为主的教学。在陈鑫看来,艺术应该作为一门基础课,应该与语文、数学、英语一样获得同样的地位,并充分与其他学科关联,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可以在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中率先实践。
回到美术馆:
关于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本体性的讨论
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在中国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丰富的形式。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为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思考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本体性?是应该乘着技术发展之便继续走多向数字化?还是应该更多地强调一种走进美术馆的体验?对此,多数专家还是持较理性的态度,认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应该更加强调一种走进美术馆的体验。
关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本体性,陈鑫介绍了一个的例子:“某次,某个年长的志愿者在做公共艺术教育时,故事讲得很精彩,很多小朋友连续两周去听。但最后我们问小朋友记住这个作品了吗?小朋友说没记住,光记住故事了。那么我们认为这个教育活动是不成功的。因为基于美术馆的本体性,首先要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本体美在哪里。对于一个展览来讲,观众不可能记住所有作品,但是如果能有几件甚至一件作品触动了内心,就达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其实,观众来美术馆的意义就在于此——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一点感动。”
人才瓶颈:
高等艺术院校亟需完善博物馆专业教育
2016年,今日美术馆要推出一种自助式的公共教育形式。具体地说,他们会准备一些小卡片,在卡片上做一些提示观众如何欣赏作品的文字和一些艺术类的游戏。观众拿到卡片后,可以一边看展览,一边完成艺术游戏,从而使观众对展览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自助看展这种新颖的种做法,一方面可以看到今日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创力,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一种无奈,因为面对踊跃报名的观众,美术馆没有足够的人力带领观众看展,反应出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瓶颈。据介绍,今日美术馆2015年公举办公共艺术教育活动428场,而公共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全馆最少的。
然而,关于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内目前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作为人才的输出方,我国高校的博物馆、美术馆教育比较滞后。全国范围内开始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教育方向课程的高校非常有限。杨应时介绍:“相比于国外,我国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教育起步较晚。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艺术类博物馆专业博士的时候,我的导师已经培养了数十名博士了。而我国艺术类博物馆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起步比较晚,我2009年回国以后才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这方面的研究生课程。所以在博物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和国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还需要各方面不断努力。”
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要满载情怀,做好文化发展的守望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一方面要致力于面对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发挥艺术对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独特作用;另一方还要有作为教育者所必须具有的持续的坚守精神。陈鑫有一句话说道出了公共艺术教育者的心声,他说,“做教育,要有大情怀,要有小方法;要有新的思路,要有勇于开创的精神;要有理想主义者的心态,现实主义者的脚步。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这个年轻的领域,大家互相推动着不断进步。”
“曾经有人问我,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影响力能有多大?我说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不会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只知道一个个项目慢慢去做,能够影响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但是我们要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还有人问我,如果一个活动报名的人数很少,还去做吗?我说当然要去做,因为活动的意义不是靠参加的人数多少来判定的,而是要看参与者是否真正有所得。我们要用专业的眼光设定一个标准,让公众来适应我们的标准,而不是我们去迎合公众的标准。美术馆不应该迎合大众,而应有一种引领的作用。因为美术馆公共教育跟娱乐产业不一样,娱乐产业只要让大家开心就行,而美术馆是社会文化定位的引领。美术馆一定要有自己的标准,并坚持自己的标准。至于这个标准现在有多少人喜欢、有多少人能够跟上,都不是问题。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就会看到成绩。”刘端玲说。
随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我国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在大众美育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并且面临诸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仍是一个新兴领域。一方面,应正视我国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与国外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和差异,理性借鉴;另一方面,也应遵循我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找到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本土道路。当前我国社会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而广大公众的精神需求还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实际上肩负了重要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希望在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引领和陪伴下,公众能够成为美术馆的常客,去那里安静欣赏作品,享受艺术的浸染,而当离开的时候,可以带走艺术给予的一切美好。现实的美术馆是有围墙的,而艺术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滋养和希望却是没有隔断的。通过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希望艺术能够真正走进公众的心里,并对国家的发展有所贡献。
作者:王钰 王文娜 来源:艺术教育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sjy/44529.html上一篇:深圳“公益+”助推公益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