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艺术教育 > 艺术教育与新世纪杰出人才的培养

艺术教育与新世纪杰出人才的培养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教育


  在当今时代,综合性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经过多年思索,笔者以为,应该培养有教养、有智慧、有理想、有情趣、有个性的人。教养让人有基本的道德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智慧让人有明确的方向感、自由感与独到的思想;理想让人始终保持超越性与进取心;情趣让人富有爱心与幸福感;个性让人遇见、认识并实现真正的自我,从而形成独立的人格。(1)仅仅在某一领域取得较大成就,而缺乏教养、智慧与情趣,不是真正的人才,更不是杰出人才。当今高校出现的一些单向度、碎片化人才,或抑郁型、暴力型怪胎,尤其是缺乏探索精神与创造欲望、习惯于惯性化生存的学生并不少见,这种状况更是凸显了培养五有新人”(或杰出人才)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五有新人”?专业教育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因为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但不能解决学生的教养、智慧、情趣、个性问题。而后者对于学生成为一个人更为重要。在通识教育中,哲学教育、历史教育、道德教育是重要的,但艺术教育(2)也非常重要,甚至更为重要。这么说是不是主观性太强?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由这些高校的教授们参与撰写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强调:艺术在创造文化和构建文明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那个人就不能说自己真正接受过教育;艺术应是所有学生的整个教育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8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先驱者查尔斯·埃利奥特·诺顿教授认为:艺术用美的形式传达了理想。正是通过艺术所传达的理想,最终决定了文明进程之中的一个民族的位置。”[2]9他实质上是将艺术教育提到与国族发展、文明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的。正是他,用他的热忱、理想与几十年如一日的顽强坚持,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领袖人才。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巨擘——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都有着精深的艺术造诣,他们一个擅长拉小提琴,一个很会弹钢琴,经常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艺术素养对他们的创造性研究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正是基于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德鲁·福斯特于2007年就任哈佛大学第二十八任校长之后,就成立了艺术教育特别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在未来的大学竞争中,艺术具有什么意义?在博雅教育中,艺术应该发挥什么功能?”等问题,并努力促进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完善化。他们为何如此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究竟可以培养人的什么能力?它在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这些确实是不能不深入研究的问题。

 

  经过细致调研,我们认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养、智慧与情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成学生的理想与个性;因此它对于培养五有新人、造就新世纪杰出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为何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感通能力,这可以增进学生的教养、情趣与智慧;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协作能力,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情趣、智慧与理想;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预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统合能力与超越能力,这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与个性。所有这些能力、这些素质,正是杰出人才必备的能力与素质。而现代大学的竞争,说到底是杰出人才的竞争;教师与学生中的杰出人才越多,学校的地位与美誉度就越高。因此,艺术教育对于提升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基础性作用。下面试分而述之。

 

  首先,艺术教育原初的、基源性的功能是唤起人的感觉,激发人的情感,引起人的想象,促发人的感性冲动;这不仅会丰盈人的心灵,而且是创造的起点。艺术教育的第一步是面向作品本身;而作品本身通常是人的生命体验的陌生化显现形式,它显现的通常是想象出来的、虚实结合的一个(或多个)世界,因此艺术教育首先唤起的是人的感觉,然后是人的情感与想象。因其陌生性,艺术往往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让人体验到由于自己生活经验的局限而实际上无法体验的东西。这既可以让人的情感得到某种替代性满足,或得到某种释放,又可以拓展、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有时候,人在艺术活动中会感受到生活如此美好,或回忆起生命中有鲜明意义、特别值得留恋的某些瞬间;有时候,人在艺术活动中会感受到内心情感的强烈波动,人的内在生命力得到强化,产生一种精力弥满、情绪振奋的感觉;有时候,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会喜欢上作品里某个人物,产生爱慕感、喜悦感甚至幸福感,或者随着其命运的变化而焦急、担忧、哀伤,等等。而那样一些瞬间,又往往引起人的感性冲动(或感叹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或心痒痒焉,忍不住手舞足蹈;或祈愿灵魂出窍,进入梦境;等等)。而这些感性体验、感性冲动,不仅会让人的情感得到滋润、心灵变得丰盈,而且往往孕育着日后创新的若干因子。

 

  第二,随着感受、体验与想象的深入,欣赏者可能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发生共鸣,或产生同情感、共通感。这里同情感共通感的产生,是艺术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产生共鸣的次数愈多,便愈能培育人的共情能力感通能力”(3)。在宗白华先生看来: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于自然,无限的同情于人生,无限的同情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小己解放的第一步,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我们为人生向上发展计,为社会幸福进化计,不可不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展。”[3]333信哉斯言!在艺术活动中,创作者或欣赏者因为同情共鸣而进入一个他者的世界,从而从小己中解放出来;在这过程中,人的共情能力、感通能力会得到培育和发展,从而为进一步的社会协作、社会进化打下基础。

 

在此有必要着重强调的是,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同情感、共情能力与感通能力,不仅是道德之源、教养之基,也是智慧与情趣的源泉。王国维所谓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4]58,已经触及这个意思。一方面,同情感、共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德的基础、教养的本源。一个没有同情感的人,往往不会换位思考,平时很难沟通,也很难指望其成为有道德、有教养的人。而通过同情地理解作品中的各色人等,由于情感的熏染、催化作用,人的心胸会变得越来越博大、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善于从多种视角(包括从他人的立场与视角)看人看事看问题,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会逐步得到完善,这确实有助于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和教养水平。哈佛大学教授亨利·罗索夫斯基(4)之所以主张将文学与艺术课程作为哈佛大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之一,正是看到了艺术教育对于培育同情感、培养有教养的男性与女性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应该了解历史上重要的文艺成就;应该了解人类主要的宗教和哲学概念;应该能够系统地思考道德和伦理问题;应该具备优良的行为方式和高度的审美与道德准则;应该能够根据更加宽广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看待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有教养的人最重要的品质是成熟的判断力,这一判断力能够使他们进行有识别力的道德选择,能够拒绝各种低级趣味。

 

这就明显透露出一种以艺术教育为教养之基的思路。罗索夫斯基还特别提到,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学生们不但要领会人类对于他们的体验思考了什么,而且要学习人类怎样表达、交流了这些思想,二者同样重要。这实际上意味着,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感通能力;有了这个基础,才好培养出有教养的人。

 

  另一方面,对于经典艺术作品的同情感、感通能力,最是有助于培育人的智慧与情趣。绝大部分经典作品,往往包含着关于人类如何可持续发展、个体如何进入自由幸福之境的智慧或启示,只要善于同情地理解,特别是了解作家的创作思维与创造机制,进而与作家共鸣共通,那么就会逐渐受益良多。我国著名美学家滕守尧说:艺术除了给人以审美快感外,还给人以智慧。……艺术本身就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开放式结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艺术产生于不同的或性质完全相反的要素的相互碰撞、对话、融合,是一个在这种碰撞中不断生出新质的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艺术同智慧一样,都是一种通过异质要素碰撞产生的火花为动力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二者具有相同的结构或本质。既然艺术与智慧如此相似,长期接触艺术的人,就会通过一种异质同构的作用,使人的心灵结构贴近智慧本身的结构。”[6]396此论信然。比如易卜生晚期戏剧,只要深入体会、用心感通,就会发现其中天、地、人、神四元互动的生态系统;在这生态系统中,四元本身又各自包含若干要素,由这些要素构成戏剧的齿轮联动机制;机制既成,再催动(或点燃)其中某个要素,便引发整个机制的运作,从而上演一幕幕悲喜剧。对这个过程反复体察、深入感悟,便会发现作品深处隐含的生态智慧。[7]艺术滋养人的情趣,自不待言。朱光潜先生认为艺术就是人的情趣的意象化,创作、欣赏好的艺术品能让人富有情趣、富有生机;而如果对艺术丝毫不感兴趣,则难免干枯浊俗、生趣索然,成为精神方面的残废者。

 

  第三,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协作能力;这非常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情趣与智慧。这一点非常重要,虽论者较多,仍有补充之必要。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涵养、醇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其审美眼光与品位,这些毋庸赘述;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这些亦可想而知;但艺术教育为什么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呢?个中原理何在?这里试探一二。其一,从生理学的角度讲,艺术教育所引起的想象与感性冲动,可引起右脑前颞上回活跃程度的显著提升,而这种状态会加速大脑中不同信息、不同画面、不同思想的碰撞或连接,从而产生新的想法。236-239其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在这方面训练得越多,越有可能促进创造力的发达。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就是创造能力的一种状况,其中包括真正推理的过程。一切艺术的任务都在生产,这就是设法筹划怎样使一种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这东西的来源在于创造者而不在所创造的对象本身,因为艺术所管的既不是按照必然的道理既已存在的东西,也不是按照自然终须存在的东西——因为这两类东西在它们本身里就具有它们所以要存在的来源。创造和制作是两回事,艺术必然是创造而不是制作。”[9]69这意味着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无中生有(尽管需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通过创造让不存在的东西变为存在的。

 QQ截图20160405190514.jpg

  第四,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预知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统合能力与超越能力,这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与个性。这一点论者较少,本文拟着重加以论述。

 

人们通常以为,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感性能力;但其实,艺术教育也可以培育、发展人的理性能力,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让人的感性、知性、理性、想象力、判断力等结合为一个更为健全的整体。艺术教育其实特别能培养人的反思能力、预知能力、统合能力与超越能力,而这些能力很难说完全属于感性能力,或完全属于理性能力,它们更多地处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是两者结合起来产生的重要能力。那么,艺术教育为什么可以培养人的反思能力与预知能力呢?首先,艺术家就其天性而言,是富有远见卓识和理想主义精神的人;其次,艺术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不只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也不只是感性体验的外化形式,它往往是作者敏锐的生活观察、深沉的生命体验与丰富的艺术智慧的结晶,通常蕴涵着作者的洞见与远见;第三,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判断,正如康德所说,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的判断,是一个沿波而讨源的过程,它在根底上培育、强化着人的反思能力。

 

艺术鉴赏的过程,最初虽然是直觉体验,但只要深入下去,就必然需要深层次的反思。甚至可以说,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感通,就不可能领会作者的洞见与远见,就不会有真正的鉴赏。而反思得越多、越深入,接受者就会逐渐变得跟创作者一样富有远见卓识,从而具备预知能力。易卜生说:诗人就其天性而言是富有远见的人。”[10]368这话其实说出了艺术创作的一般性前提和艺术作品的一个基本特性(预见性),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了。(5)董志强先生进一步认为:就其本质而言,艺术是生命活动自我建构的一种源初的表现方式,这种建构同时也是对当下的生命可能存在境域的探索、揭示和呈现。艺术建构旨在探索、敞开、呈现生命存在境域的可能性。换言之,艺术作为一种先行的生命道路的探索活动,具有开放性而追求永恒的创新;艺术的创新是在想象中展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能世界,而不是复现出现实的生活世界。”[11]这里揭示的艺术之先行探索性开放性,恰好也是可以增强人的远见和预知能力的。

 

  艺术教育为什么可以培养人的统合能力呢?这看似匪夷所思,实有内在依据。首先,艺术创作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抒情、表现的过程,而是调动多种要素、像统帅一样指挥各路兵马的过程。艺术创作,通常必须布局、结构,先做好全盘考虑,想好如何起始、如何发展、如何收尾、如何将相反相类的各种要素组合进一个有机整体,始可挥毫运斤。这个过程,需要有统帅的智慧与能力。其次,艺术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运用感性、知性、理性和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艺术家统合的心理机制、艺术技巧领悟得越充分,其自身的统合能力就愈能得到激发和培育。第三,艺术(教育)所激发的想象力、创造力、预知力,通常会让人在面对某项挑战时产生三步走战略,在某个令人意外的制高点进行新的综合。几乎凡是富有想象力、创造力、预知力的人,在遇到挑战或意欲实现某个目标时,其脑中会出现一幅幅画面,将那些画面综合起来就形成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内涵。对于学者、科学家来说,它可能意味着理论建构的三个步骤,或建筑思想大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学术探索之旅的三种境界;对于管理者、政治家来说,它可能意味着实现宏伟抱负的三个阶段,或改革征途中打算逐步推行的三个主要措施;对于军事家来说,它可能意味着克敌制胜的三步妙棋;对于艺术家来说,它可能意味着继承、创化、拓新的三种经历或必须磨练到家的三种技能,等等。

 

  古今中外,有不少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诗人、画家、音乐家、文学家或鉴赏家,其思维或经历体现出明显的统合性,足可证明这一点。黑格尔是个看上去毫无统帅气质的学者,但他艺术鉴赏力极佳,想象力、创造力极强,其所创立的辩证思维方法和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便颇具统合性,这使其成为一位古往今来最杰出的集大成式思想家之一。我国誉满全球的卓越军事家、政治家毛泽东,经过三步走战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书法家、鉴赏家,谁也无法否认其艺术能力对其领导才能、超群智慧的作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不仅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二战,在绘画、写作方面也是硕果累累,1953年还获过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根据能力迁移原理,可以想见,在这些领军人物成长的过程中,艺术爱好、艺术能力对其统合能力有着潜移默化、逐步增强的作用。

 

艺术教育为什么可以培养人的超越能力呢?这不仅是因为艺术教育可以让人超脱现实,进入一个纯粹的美的世界;而且更主要地是因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从根本上源于人的超越性冲动,艺术教育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功能亦即引发人的超越性冲动、增强人的超越性能量。艺术家如果安于现实,或者对现实中的一切都很满意了,他是不会创作,也弄不出什么作品的;正是由于对现实中的人、事、物或观念、制度、斗争等不满意,或者由于心中有着一个更为理想的美好世界,艺术家才会去创作,才会用作品去唤醒人们一起去追求美好与进步。艺术作为美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形式,往往传达着人类高尚的理想;而艺术教育正是要点燃人们心中的理想,让人产生我要超越这平庸的现实之类的冲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通常是源于规范性冲动与超越性冲动的交互作用;科学教育主要培养人的规范性冲动和建构能力,艺术教育则主要培养人的超越性冲动和超越能力。

 

一个经常接受艺术教育的人,胸中往往燃烧着强烈的创造欲念和超越冲动;如果其志趣在于学术方面,则希望超越前人,做出较大的学术贡献;如果其志趣在于创作方面,则希望跨越前人留下的边界,写出划时代的伟大作品;如果其志趣在于政治方面,则希望突破常规,建功立业,造福一方,等等。深受伟大艺术品影响的人,通常不会安于现实、甘于平庸,也不一定循规蹈矩,其胸中似乎经常燃起一团向上跳跃的火,只要把控有度,就是一股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劲力量。这是为什么很多艺术素养好的人最终脱颖而出、各领风骚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正如丹麦著名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彼得森(Fredrik Petersen)所说:艺术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与创造力所孕育出的孩子,它承载了人类精神的创造性,铭刻着人类的理想。艺术(教育)唤醒沉睡于人类灵魂中的理想,使之从世俗工作中解脱出来。它普照四方,温暖人心,激人上进,启人深思,是这个世界上让我们每个人变得强大和高贵的至关重要的力量。”[12]22-23艺术教育对于培养杰出人才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最近,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调研艺术教育工作时也强调,要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各类艺术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新贡献”(6)。因此,在当今时代,如果要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进而在现代大学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那么就不能不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艺术教育落到实处,真正让每一个学生沐浴其光,受其惠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sjy/4453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