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艺术教育 > 关于《芋粥》的叙事分析

关于《芋粥》的叙事分析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艺术教育


摘 要:《芋粥》是芥川龙之介取材于《今昔物语集》写就的历史题材的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芥川都对原作进行了再创作。形式上的再创作主要体现在让叙述者“外显”这一点上。而通过分析《芋粥》中叙述者的类型,可以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叙事分析。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芋粥》;叙述者;叙事分析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最有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大正文坛的鬼才”。在其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历史题材的小说尤为引人瞩目。代表作《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集中体现了他高超的叙事才能。小说多取材于日本或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但芥川不拘泥于原作,“给这些故事注入了新的生命”[1]。其中的《芋粥》就是在《今昔物语集》的基础上,加入芥川独特的叙事方式写就的。
  一、《芋粥》梗概
  《芋粥》的主人公是一位侍奉藤原基经的五品官职的侍卫。这个“五位”由于长着红鼻子及奇形怪状的薄胡须,周围的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在得知五位以饱喝芋粥为梦想之后,一位长官的儿子藤原利仁表面上说邀请五位去泡温泉,实际上是要五位陪自己回路途遥远的老家——越前敦贺。五位虽然惧怕途中盗贼横行,但想着能喝上梦寐以求的芋粥,仍硬着头皮前行。最后在敦贺实现了饱喝芋粥的夙愿。
  《芋粥》的原型是《今昔物语集》中的《利仁将军少时携五位大夫离京赴敦贺》。从内容上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五位这一人物的塑造方面。原作中的五位是一位颇受信任的家臣,“在同僚中夙有威信”[2]。而《芋粥》中的五位却在人们的嘲笑声中过着连狗也不如的生活。此外,较之原作《芋粥》增加了大量刻画五位性格和心理的内容。
  二、《芋粥》的叙述者
叙述者的身份赋予了文章以特征。”[3] 因此,对叙述文本分析的关键在于对叙述者的分析。
所谓的叙述者,是指叙述本文的讲述者,具有语言主体的性质。他不等同于作者,是“表达出构成本文的语言符号的行为者”。[4]
  根据不同的区分原则,可以归纳出《芋粥》的叙述者分别属于以下三种类型:
  (一)外显的叙述者
  根据叙述者可被感知的程度,可以分为外显的叙述者和内隐的叙述者两种类型。《芋粥》的叙述者是外显的,因为他直接面对受述者说话。
  “那是元庆末期,仁和初始的故事吧。且不理会是哪个时代,时代对于这个故事并没有发挥什么重要的作用。读者只要知道是以平安朝代这一远昔为背景就行了。”[5]
  在这段叙述中,叙述者毫无顾忌地将“读者”点出,无疑是想面对面地与读者交流。
  外显的叙述者还时不时对故事与话语进行干预。查特曼将叙述者的干预划分为对故事的干预和对话语的干预两种。这两种干预在《芋粥》中皆得以体现。 对道德或其他价值看法的“判断”属于叙述者对故事的干预。
  在作品中,有许多对人物和事件发表评论的例子。
  而叙述者对话语、即对文本的干预则表现在指明文本的内在结构上。如直截了当地指明故事的主人公:“反正,在侍奉摄政大臣藤原基经的侍卫中,有一位称为某某的五位。他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7]。甚至还阐明自己的写作目的和意图:“但是,五位梦想的‘饱喝芋粥’,竟意外地非常容易地变成了现实。将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写下来的,就是芋粥这一作品的目的”[8]。这种叙述类似于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中说书人的叙述。
  此外,文本中还出现了一种介于故事与话语之间的括号加注的叙述者干预形式。如以下注释巧妙说明了大家对五位有着某种看法的客观原因。
“但只可以肯定的是,从很久以前开始,五位便穿着同一件褪色的官服,戴着同一顶皱巴巴的乌帽子。每天不知厌烦地重复做着同样的工作。也许是结果吧,现在无论是谁看到,都不会认为这个男人有过年轻的时候(五位已是四十多岁。)”[9]
  (二) 故事外的全知叙述者
  《芋粥》中外显的叙述者在故事之外,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故事中的芸芸众生。这种上帝般的眼光相当于热奈特所说的“零聚焦”。拥有这种眼光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
  在作品中,不仅是主人公五位的言行举止,对于其他人物的一举一动,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譬如在展示了五位斥责鞭打狮毛狗的小孩,小孩用恶语中伤他的场景之后,有这么一段叙述:
  “他用苦笑隐藏起自己的害臊,又默无声息地朝神泉苑方向走去。在他的背后,六七个小孩肩并着肩,做着鬼脸,吐着舌头。当然他不知道那样的事情。”[10]
  叙述者并非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讲述出来。从而让读者有更多空间想象五位可笑的样貌。
  “五位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首先是他长得矮,然后有一个红鼻子。他的外眼角下垂,胡须当然是薄薄的一小片。他脸颊消瘦,所以下巴看上去不同常人地细小。他的嘴唇嘛——这里如果要一一列举,恐怕就无边无际了。”[11]
  其次,叙述者主要透视的是五位的内心世界。[12]
  对于其他人物的内心叙述者几乎没有给予揭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叙述的面面俱到,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调节叙事距离。在《芋粥》中,叙述者与五位的距离是最小的,表明他是站在五位这一边的。
  (三)可靠的叙述者
  布斯认为:“可靠的叙述者指的是当叙述者在讲述或行动时,与作品的思想规范相吻合,不可靠的叙述者则并不如此。”[13]
  叙述者塑造了一个怯懦、逆来顺受的五位的形象,但我们读罢全文,还是对五位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原因就在于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思想价值判断是一致的。
  如文章这样透视了一位来自丹波国的年轻侍卫的内心:
  “这位无职位的侍卫,每逢想起五位的事情,总会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急不可待地表现出其本来的下等无趣。与此同时,总觉得五位的红鼻子和数得清的胡须给自己带来了一份安慰……”
  此外,讲到支撑五位活在世上的唯一信念是喝芋粥时,叙述者作出了如下评价:
  “人类有时为了‘是否满足了’这样不清不楚的欲望,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笑话五位愚蠢的人,到头来不过是人生的过客而已。”
  叙述者对五位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谴责了世态的炎凉以及人心的淡漠。
  三、小结
  如上所述,《芋粥》中活跃着的叙述者时而客观地呈现场景;时而“闯入”故事,公然发表评论;时而试图与读者互动,自然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芥川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叙述方式来讲述不同的历史故事。既有象《地狱变》那样的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述,又有象《竹林中》那样的多重式 内聚焦的叙述。而《芋粥》采用的则是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
  对故事及话语的干预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作品的客观性和逼真性。因此,现代小说一般少用这种叙述方式。但是芥川在原作的基础上让叙述者显身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更深入地认识这位有血有肉的五位。因此,随着他的娓娓道来,一位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五位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注释:[5]、[6]、[7]、[8]、[9]、[10]、[11]、[12]、[14]、[15]、[16]均为笔者根据原文译出。
参考文献:
[1] 李斌. 大正文坛鬼才芥川龙之介[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3.
[2] 北京编译社 译 周作人 校译. 今昔物语[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1105.
[3][4] 米克·巴尔 著.谭君强 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19.
[13] W·C·布斯. 小说修辞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69.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sjy/4481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