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影视教育 > 利用影视教育完善高等教育大德育体系论文

利用影视教育完善高等教育大德育体系论文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影视教育


  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德育的现代化最为关键。“大德育”理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德育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创新,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南。


  大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首先体现在内容的广泛性上,几乎涵盖了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所有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这是当前育人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经济全球化没有消除国家之间的壁垒,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技术、资本和信息优势,对欠发达国家实施资源掠夺与经济控制,推进政治制度的“西化”运动,不断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推销其价值观念,蚕食其民族文化,严重威胁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德育的政治教育职能依然不容弱化。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迫切需要社会培育以诚信、协作、竞争、拼搏为特征的新型道德价值体系,同时需要抵制“金钱万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正确处理科技道德、生态伦理等新型道德问题。教育的大众化客观上加剧了就业竞争,导致贫富分化对育人环境的影响更加严重。传统家庭教育的缺陷及独生子女群体的增加,使得现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自立、自强与自主意识,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最近高校先后出现的泼熊、虐猫以及马加爵杀人等生命事件,昭示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现代德育内容的广泛性强烈要求构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新型德育体系,教育方式的滞后性与教育渠道的单一性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制约性因素。“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德育的主要弊端,传统德育过于强调德育的政治性与方向性,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成长、学习、就业与人际交往中客观存在的心理、情感、精神需要为工作重点,严重忽视德育的层次性与基础性。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型德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应作为高校德育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也是与各种量化的评比、奖罚方案挂钩,形式重于教育。


  构建大德育体系一要注意完善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内容的时代感与针对性;二要拓宽德育渠道,寻求新的德育载体。在此背景下,美育与德育的结合就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形式。与音乐、美术、舞蹈等传统艺术相比,影视艺术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与感染力,更加丰富的德育资源与硬件平台,更加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最为迅捷的传播方式,理应在构建大德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充分发挥影视作品的政治教化功能


  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始终是高校德育的首要问题,枯燥、乏味却是大学生对现有政治教育模式的普遍反映。因此,如何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构建大德育体系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量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则是大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第二课堂。影视艺术的超时空特性使其能够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将爱国主义理念、民族精神、集体意识和政治信仰等抽象的概念通过荧屏变得直观、清晰和富有情感,并借助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以最为有效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内心潜藏的情感共鸣,实现政治教化功能。


  近年来,电影工作者创作出很多的优秀作品,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革命史。《鸦片战争》直接诠释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革命真理,《屠城血证》深刻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残暴和血腥罪行,《血战台儿庄》则表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抗敌卫国的坚强意志。《南京》不仅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相,更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翻案的直接回击。反映中国近代革命历程的《井冈山》、《长征》、《延安颂》、《大进军》、《大转折》、《大决战》、《开国大典》等优秀作品,更是开展革命史教育的绝好教材。


  二、以影视作品促进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的标志和前进的动力。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重塑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近年来,西方国家以影视大片输出为手段加强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蚕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影视作品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


  少林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电影《少林寺》则把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向了世界,为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以《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为代表的优秀华语影片受到了西方社会的关注,甚至很多西方人开始迷恋中国功夫,穿中国民族服装,研究中国传统舞蹈、音乐、绘画、书法、建筑等。追根溯源,就在于影片所描绘的功夫、绘画、书法、舞蹈、建筑、音乐、服饰等民族文化元素体现着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三、以影视人物赏析强化大学生“三观”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影视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与西方大片所塑造的以“以暴制暴、个人主义”为特征的英雄、硬汉形象相比,国产影片所塑造的革命、进步和英雄人物往往具有更高的社会视野和更贴切的社会基础,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


  《恰同学少年》塑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时代青年志存高远、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现行教育理念的完善,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电视剧《大宅门》塑造的白景琦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其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英雄品格,更表现了其“有意济苍生”的人生追求。《亮剑》中的李云龙,不仅描绘了其“逢敌必亮剑”的英雄豪情,而在楚云飞威逼利诱面前的一番“干爹说”更衬托出其对理想信念的执著。《神雕侠侣》中郭靖所秉承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信念也能引发大学生的思想震撼,杨过的最终悔悟更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有明显的警示作用。


  四、以影视作品促进大学生的品格塑造


  人类的品格最初均源于模仿,电影形象的直观性则最容易成为群体性模仿的途径和标志。众多以弘扬人性优点的主题影片,则倡导了大学生需要逐步认同并实践的关于爱、奉献、责任、进取、合作等基础性人性品格。以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开展品格塑造,可使这些主题品格与他们的意识逐步融合,并在主动的思辨过程中得到感悟与升华,并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特征品质。


  电影《紫日》的主题不在于揭示战争的残酷和敌人的残暴,而是烘托人类内心深处潜藏的爱心与良知。经典爱情片《罗马假日》和《魂断蓝桥》所诠释的爱情观念,无疑对扶正当前大学生的爱情观有所帮助。《阿甘正传》男主角阿甘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并因此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同伴的欺侮,挽救了自己与战友的生命,受到了总统的接见,甚至最终获得商业的成功。阿甘执著、坚强的“傻子”人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面临就业与人际交往困境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电影《活着》所阐述的福贵平凡、坎坷的人生经历,也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沉思。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更加复杂的育人环境,德育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教育体制还存在很多不足,构建大德育体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充分利用影视艺术强烈的感染力和广泛的传播媒介,深入挖掘影视艺术丰富的德育资源,能够大幅度增强高校德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拓宽德育主渠道,建立涵盖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大德育体系。


  作者:樊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ysjy/67169.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