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古代希腊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也就是“新课标”要求的内容,分段上属于世界古代史。在过去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并没有世界古代史的要求。因为教材“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随着社会形势与教育体制的变化、学术文化及教育研究的进展而历史地变化的”。因此,古代希腊历史的教学就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新的难点。“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是:(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课标要求的核心内容就是雅典民主政治。
目前的高中教材为“一标多本”,即一个课程标准,多种教材。然而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古代希腊历史均为高中历史必修I世界史部分的开篇内容。以笔者使用的人民版教材为例,该教材将古代希腊历史放在必修I的专题六,与古代罗马历史放在同一专题中。该册书的前五个专题均为中国史的内容,因此专题六为世界史的开篇。相对于其它部分的世界史,世界古代史对于学生而言显得格外陌生。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世界古代史非常陌生,古希腊古罗马在他们的思维中基本是个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古代希腊历史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地位却非常高。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滥觞,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持续了大约650年。地理位置在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一些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古代希腊诸城邦,特别是雅典,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Ⅰ将古希腊历史分成了两课。第1课是“古代希腊”,课文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蔚蓝色的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为民主政治形成提供自然条件;第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第三,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公民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第2课是“卓尔不群的雅典”,课文也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第二,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正式确立;第三,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历史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信息的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如果没有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要求学习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塑造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信息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和任务。笔者认为,仅从课本所要求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高中教学,特别是高中对古代希腊历史的要求,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
古希腊城邦百业兴隆,又是当时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运输的中转站。古希腊城邦在海外贸易地刺激下,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商业冒险精神容易形成。许多奴隶制城邦由原先的氏族部落直接转化而来。因此,保存了较多的氏族制民主。城邦内不同社会阶层构成“公民”,公民是古希腊的社会基础。这些民主因素在工商业发达的城邦(如雅典),经过多次政治改革,终于形成了民主政治体制,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到了伯里克利时期,民主制度发展到发了巅峰。雅典的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术思想与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这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科学和哲学的进步。
古希腊独有的文化精神陶冶了他们的民族气质,古希腊的文化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他们坚称人是宇宙最出色的创造物。在英雄赞歌为主要内容的希腊神话和史诗中,无不洋溢着生命激情,展示人的自由意志。他们注重自由,甚至把对“自由的幻想的欢欣当作宗教”。这种文化特质,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世界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精神激励西方人在奋斗、探索和求实中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生存质量。其中对个性的张扬、原欲的宣泄,对世俗生活的肯定、个体生命价值与独立自由精神的确认与追求,以及人与命运抗争的毅力与勇气,都呈现出一种深沉的人本文化精神。另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但不是所有雅典人都有资格享受民主,也并非是所有官职都向全体雅典人开放,它仍是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民主。雅典民主并非完美无缺,尽管它调动了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使雅典政治、经济、文化都臻于极盛。但它的抽签制度忽视了公民素质上的良莠不齐,容易被政客利用,成为导致雅典衰落灭亡的重要因素。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044.html上一篇:高中概率教学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