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中职生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后竞争性的升学考试催生初中阶段的二极分化,一般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分为尖子班和普通班,人为地造成“优等生”和“差等生”。而普通高中的吸引力在农民群众的眼里还是一大块诱人的蛋糕,职业教育学校还没有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导致初中学生成绩较好的都向普通高中靠拢,成绩较差的才到职业学校就读。2014年就读本校的新生1520人中,中考成绩A等的没有一个,B等只有8人,C等的也只有141人,D等及不参考中考的就占了90%多,成绩的落后往往滋生纪律的散漫和学习的被动,可见,中职生源存在很大的学困性问题。
二、中职理论课堂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普通学校,是一种文化教师的转型版,他们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很深,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知识传递型”教学认知论一直主导着中职课堂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完全忽略了中职的“必须”和“够用”原则。课堂上的“讲授型”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就会导致中职学生更加无心向学,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生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教师付出多而学生收获少,高耗能低效益成为中职课堂理论教与学最突出的矛盾。
因此,充分认识中职课堂理论教学的现状和不足,立足于学生的特点,探索提高中职课堂理论教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职课堂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
中职培养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素质和相应中等专业技术型的人才,更追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堂理论教学是为实操教学打下基础,是为学生提高操作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是学生今后职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长处,培养学生兴趣,在课堂上给学生以“任务和压力”?现就本人近年的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以下见解。
(一)人人参与是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中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存在学习的懒惰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避学生之短扬学生之长。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设计分层次的学习任务并标注难度系数,再把任务落实到学习小组中,由小组再分派到具体个人。在每一个问题的设计上,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引入上,在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也要体现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任务给学生后,要在学生个人“课堂学习档案”里作适当的记录,从参与度和任务的完成度给予客观的记录和评价。同时,要阶段性地把“课堂学习档案”告知学生,有必要时对比较“懒惰”的学生适时提醒,让每一位学生都清楚自己在课堂学习上的参与度和完成度,对积极性欠差的学生能形成一种无形的促进,从而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附表:班学生个人课堂学习档案
姓名 课堂成绩记录 课堂违纪记录
张健
李宇宋
……
(二)小组学生探讨交流是重要环节。理论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和规定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之间互相探讨,有必要时由教师指定某一个学习小组巡查并收集各组的不同答案,再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答案让学生在讲台上公布,再次让全班学生围绕到解决课堂教学任务上来,这样,通过“争论――解释―再争论―再解释”在课堂上不断演绎,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人人有任务,个个都参与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课堂上自然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肢体语言是重新激发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有个专家曾经说过“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连续保持30分钟跟着教师的思维运转”,可见,中学生时代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总是保持高度集中,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想开小差的现象。当学生疲倦的时候,统一活动的肢体语言就能重新激发学生课堂活力。本人一般是上课30分钟左右,让学生统一站立作快速鼓掌10秒,并让同位学生相互默记对方的鼓掌次数,这样,在同学们的一片笑声中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
(四)媒体视频的穿插是保持课堂活力的有效调节。教师在授课前就要准备容量合适的与本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视频,可以是技术应用的,也可以是知识讲解的,在课堂中间或者是课堂将结束时让学生作欣赏性的学习,对巩固基础知识和拓展技术应用都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五)检查评估是保障。课堂学习任务分解到小组和个人后,教师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查,对问题解决得好、学习任务完成得快的小组及学生个人要在班级上及时告知和表扬,对速度过漫探讨氛围较差的小组要不点名地即时提出,及时警醒,教师的言行都要围绕着让学生充满更多更大的成就感,这样使学生在充实个人“课堂学习档案”上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中职课堂理论教学并不完全是枯燥无味的,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各式各样教学方法,重点建立全员性学生的个人“课堂学习档案”,使学生时刻牢记着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任务,更多地创造课堂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中职课堂理论教学就会在愉快和活跃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079.html下一篇: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