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导致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的因素众多,主要概括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主体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而客体因素则可包含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主体因素是高中生产生厌学现象最根本的因素。
一、缺乏学习动机
许多高中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因而学习态度消极、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志向不坚定,进而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动机。动机缺失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当然也就没有了自制力和坚持性。具体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没有求知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则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深层因素则是负动机,这些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负动机的反作用力非常大,它能持久而强劲地推动学生逃避学习,最终厌学。
二、学习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虽然平时很用功,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这种失败往往严重挫伤学习积极性,打击自尊心,导致产生厌学心理,这便产生了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取得过自认为较好的成绩,但总是不如他人,因而很少被老师表扬,甚至被老师忽视,逐渐也就丧失了自尊心,这便形成了习得性失尊感的学生群体。
三、存在性格缺陷
某些高中生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能进行有效学习,甚至一些学生还存在多动现象,他们听课不专心、做事无恒心,导致厌学心理。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既存在“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存在“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当学生对老师喜爱时,对其教授的学科也就产生积极的兴趣,相反对任课老师没有好感甚至讨厌时,对他所教学科也就提不起兴趣来。学生的情感极易蔓延和发散,因此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学生喜欢学习之前一定先要喜欢上自己。
四、防治对策
高中生厌学现象不可避免,针对高中生自身特点和产生厌学心理行为的不同原因,以激发学习动机为核心,以因材施教、培养习惯、心理疏导为主要手段,以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辅助,采取综合防治策略。
1.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不但促使学习行为的产生,而且影响具体进程和最终结果,所以,培养、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首先,注重开启学生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人们感兴趣,就会很快完成,反之,就会觉得十分困难。同样,中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运用外部动机的诱导作用。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直接、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重要措施之一。信念是动机中的核心成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以经过一定努力后能够掌握为宜。
2.运用成功诱导
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成就感,就会对某一事物失去兴趣,学习活动也不例外。教师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成功需求,努力避免目标不切实际不能实现,导致自尊心受到打击的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只要有那么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他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智力上的不懈努力,在于胜利的欢乐。” 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予学生愉快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它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中学生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老师来说,成功便是学生学业的进步。
3.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对于中学生存在的厌学心理,应从转变兴趣出发,将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力求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3.1转变观念,淡化“苦味”。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另一方面倡导苦干,常做苦事,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身心的巨大损耗、唯分论英雄的评价模式运用而生,学生苦不堪言。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改进教法,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景,不断呈现事物的新鲜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优化社会大环境,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108.html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