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文学型思维阅读的特点
阅读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有效渠道。名著阅读则是集中代表了某个时期某种文化历史的精华。英语文学名著阅读为高中生建立了了解英国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桥梁,并且文学名著经过岁月的打磨,其中的词句值得品味及学习。英语文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研习语法,对于高中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英语阅读中,逻辑思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复杂的语法、陌生的词汇都是学生阅读的障碍。文学名著的书写蕴含着逻辑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英语文学名著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独具特色的风格、精致诙谐的语言吸引着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英语文学名著,可以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增加阅历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英语文学阅读学习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文本,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情感。陌生词汇是阅读的一大障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词构词法猜测词义,帮助文本的理解,并且注意平时阅读的词汇积累。建立批判性的阅读思维。阅读是思维延伸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文本与作者实现沟通。作者的思维意识、观点态度蕴含在作品中,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过程,拥有自己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批判性的阅读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英语阅读仅仅靠课堂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宜的英语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且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模仿写一些小的片段或者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推荐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者推荐学生阅读类似的文学作品,亦或是在阅读完篇章节选推荐学生阅读原著。
二、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构架
鼓励创新,建立思维认知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持有不同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建立及发展,鼓励学生创新,积极拓展思维空间,建立有效的思维认知体系。关注阅读不仅仅是阅读,是跟随文学作品思维的过程,不断完善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学生为本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思维型英语文学阅读也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揣摩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维,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在课堂中引用不同风格、题材的文学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储备。培养阅读习惯,制定阅读计划,增加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课堂知识为英语阅读打开大门,而良好的阅读计划、阅读习惯才是通向阅读的道路。教师应设置有针对性、个体化的阅读计划,使得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英语阅读中来。可以定期举办阅读竞赛活动,以督促学生坚持阅读。英语阅读课堂设计渗透文化与文学英语文学阅读的精髓在于品味异域文化,拓展视野,增加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注重文化的渗透,不应单纯专注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英语语法、词句的学习,还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运用提问引导批判性阅读
以问题促思考是老师们在课堂上习惯使用的教学方式,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反映了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艺术。为了引导高中生进行英语批判性阅读,老师需要精心地围绕着阅读材料的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M行推理归纳,开展批判性的阅读。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呈现不同的观点想法,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老师在组织高中生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时,也需要借助课堂讨论的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相互刺激,展开探究和分析,从而以批判的方式完成英语阅读任务。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时,老师需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进行及时的回顾反思,提出质疑,进而分析现有观点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促成学生的批判性英语阅读学习。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这一单元的阅读内容进行了再思考,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也进行了反思,重新建构了自己的知识和素质结构,对于“友情”的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强化了批判性阅读的效果。开展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能够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大胆的尝试,借助启发性的问题、讨论中的思维碰撞、反思中的深度分析,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开启批判性思维之门,从而可以拓展英语阅读的深度,让英语阅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四、结语
英语文学阅读与思维型的结合对于高中英语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英语语言学习融合文化学习为语言学习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中英语思维型文学阅读的构架使得学生的阅读及思维实现了双重提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质疑、分析、推理、判断、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409.html上一篇: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下一篇:高中英语情景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