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主导地位混淆
新课程改革要求任何课程均需以学生为主体,树立起课堂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令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根据目前高中历史课程状态而言。绝大部分历史课程属于教师在讲台上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课堂氛围趋于死板,缺乏活跃性。在教师对知识单向灌输的氛围下,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减弱,学习历史事件,记忆事件涉及到的时间、人物、地点,对比同一时期国内外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均更偏向于机械的背诵,缺乏对事件之间区别与联系的主观思考,并没有在逐渐探究认知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因此在答题时缺乏灵活性。
(二)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按照高中历史教材,教师在讲课时往往会根据教材顺序向学生讲解,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以及类别整合。根据目前高考历史大题的出题规律,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向多样性、重点型、专题题型方向转变的趋势。例如将高中历史知识以专题形式呈现,可分为思想文化史、经济发展史以及政治制度史。传统教学中学生脑海里的知识在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划分清晰度不足,解题时无法在短时间内理清知识点。换言之,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脑海中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点、起因、导火线、影响、意义等未系统化梳理,不利于解题时及时找出关键点。
(三)缺乏?v史思维培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让其在接触到某一历史事件时能够在脑海中条件反射出该事件的起因、导火线、持续时间、涉及主要人物、对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等。新课程改革让教师更强调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思维能力,强调让学生主动总结知识点。换句话说,传统历史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新课改革要求更重视学习方法与学习思维的培养。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前,历史教学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应对高考,因此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记忆。在新课改后,教师应逐渐认识到学生主动思考、主动理解的重要性。传统教学中一味的背诵与记忆将不再成为学生提升历史成绩的有效方式,大量的知识点机械背诵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一)培养思维创造性
虽说历史科目属于文科类,在思维的运转及创造性方面要求不及理科,但仍需强调对学生开放型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面对某一历史事件时能够通过独立的观点展开思考,对历史事件展开总结。在历史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其想象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解决能力均同步发展。例如在面对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在教室内播放林则徐虎门硝烟的电影镜头引发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人们思维状况、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多重思考。接着引导其深入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因素、近代中国在经济及政治上均呈现落后状态的原因、中国古代属于强国但近代受到各国侵略原因。教师仅提出问题,答案并非固定化,鼓励学生结合其它历史事件综合思考。
(二)创新教学手段
考虑到历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不宜程度过大。可有机结合一些人物传记、野史之类的知识,与书本内容共同讲解,提升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可结合现阶段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让学生找出电视剧中是否存在与当时历史环境、国家发展情况、主流文化等方面的相悖之处。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最佳措施,教师可通过截取电视剧中的片段向学生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例如选取《芈月传》中赢荡和嬴稷在儿时争论应攻韩还是伐蜀片段,让学生结合我国历史版图的发展同样展开班级内部的讨论。兴趣的会让学生更主动地发现历史规律,找出历史脉络,从而将历史学习不在看作被动化状态。
(三)适当提出问题
课堂问题的提出不但能够让学生思维紧跟教师,还能够激发其主动探索的精神,帮助养成良好历史思维学习习惯。教师应结合书本内容,在问题的设定上避免千篇一律,最好能够选择让学生之间可形成讨论的话题。例如在学习俄国彼得一世改革这一事件时,教师在简单讲解这一事件的目的、发生背景等知识后,以此为基础可询问学生,若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当时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经济形势,你将如何展开举措推动改革进程。话题的讨论可让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加深理解,并站在当时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加深事件理解。课堂提问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教师对班级学生历史能力的了解程度。
高中历史教材涵盖的内容较多且充斥的大量历史事件,若通过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的单向传输下势必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习环境枯燥,难以让学生保持高度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下滑。新课改环境下,必须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形成良好历史学习习惯,进而提升课堂有效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460.html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