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于漪老师创立了“情境教学”,她认为:“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与作者的喜怒哀乐发生共鸣,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身历其境,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情境教学”同样适用于诵读教学,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阅读者与文本情感相融,一脉相承,故而我将“情境”引入诵读教学之中。情境在课堂的开始、中间段、结束时都可设置,开始的情境设置可迅速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中间段的情境设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也不乏有好的效果;结局的情境设置能起到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之感。下面我将举例说明:
讲好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开讲时带引学生进入预先设置好的情境中,即可调动学生五官感觉,尤其是听觉,使学生产生无限的遐想。学生的情感一旦被调动起来,与教师、文本、作者的对话平台也就随之诞生了。
(一)抒情式开讲。即运用充满激情或哲理的语言感染学生。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这样开讲:同学们,友谊是人类情感中非常珍贵的感情。比如李白和杜甫的友谊被传为佳话,鲁迅和瞿秋白的友谊也闪耀着光芒。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的友谊被列宁称为“超过了占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个人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今天,我们来学习恩格斯在安葬马克思时所写的悼词,看一看恩格斯是怎样评价他最亲密的战友的。
(二)联系式开讲。通过对学生已经学过的与本课相关知识的联系开讲,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背诵(学生会自动跟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无暇观赏三峡美景,“轻舟己过万重山”,那急于返乡的心情几乎触手可及,刘征《过万重山漫想》,题目为何叫“过万重漫想’?文章写的是哪呢?又为何要这样写?引导学生看书,思考。
(三)声乐图式开讲。教师利用多媒体,将音乐与诵读、图画合而为一,使视听效果达到最佳。讲《胡同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的图片,播放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响彻教室。师: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生:太美了!太有魅力了!)对,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
(四)范读情境。教师把握准确的范读,能深深的感染学生。诵读《纪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配上陈培勋第二交响乐进行范读,在音乐的帮助下,将鲁迅先生的愤怒情绪适时地推向高潮,学生被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范读情境设置我认为方式很多。但不管如何范读,感情的流露是必须恰到好处。
(五)结尾情境。如果能在课堂结束时设置恰当的情境,会使人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之感。东阳特级教师蔡伟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在上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后,他设置了音乐情境――当雄壮的《国际歌》响起时,全班的学生齐声高歌,下课铃响了也久久不愿离去。我想这节课一定能给不少学生留下终身抹不去的印痕。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悬念法、激励法,拓展法等。
二、对比诵读
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对事物的比较中相区别而获得的。通过对文本语言、风格、意象的比较,在比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提升。例如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与唐代作家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两文文笔比较清丽,语言优美,使用不少对句,风格柔和,综合运用虚实相应、多项叠景等技法,致力于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入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两文都是托物言志、辞意双美的佳作,刘禹锡写《陋室铭》是为了表达室主的道德高尚,含有对自己激励和对权贵愤懑的意味,有知识分子清高的、不落俗套的一面: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寄托了作者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感情,隐约可以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束缚人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比较后发现,《陋室铭》感情基调洒脱,高昂,本文对句较多,节奏感强,诵读时音调高亢、激越,升调,中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作者一副自得其乐的神态恍在眼前。《我的空中楼阁》是明快、乐观。诵读时语速稍快,升调。“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一位热爱生活充满活力的女孩形象得以清楚展现。
三、创造诵读
文本是读者解读的文本,“释义的文字是释义者的文字”,根据诵读者的视界的不同,文本的意义也跟着不同,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造性诵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观点,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态来研究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出作品独特的美,读出读者美读的个性。
四、联想诵读
散文主要是形象思?S的结晶,而审美的思维始终要伴随形象,离不开形象,要运用形象思维。这种思维离不开联想。按照这一思维规律,诵读作品必须伴随形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即读到作品写什么,就相应性地联想什么。这能使学生自觉地享受愉悦。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诵读中的联想,他认为读书要“驱谴我们的想象”。并说诵读时“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的空白,要想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必须用联想和想象。在诵读时同步进行联想,是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激发审美情感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苏轼《赤壁赋》第一段,学生可以倾听《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诵读景物描写句子,从中感受画面意境,进行联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语速缓慢,轻声诵读,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游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不久月亮也出来助兴,高声诵读“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徘徊”的月亮似乎很解人意,它慢慢升起,似在看人间美景,不忍离去。透过月光又看到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于何处;多么飘逸呀,好象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这样诵读,心随意飞,身心都愉悦,当真有“此境只能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之感。
散文是美文,诵读散文能充分调动情绪与情感体验,提升语感;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根据语体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诵读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597.html上一篇:关于高中体育课堂之“课课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