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
在课堂学习中,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很多学生都无法实现透彻理解,难以做到紧跟教师教学思路,进而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失去节奏感。而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就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落实好各项预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对课程主要内容、学习目的做出全面了解,也能够对学习思路、方法有准确把握。这样既能够实现紧跟教师授课思路,也能够促进其授课、效率的大幅度提升[1]。
二、灵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化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为此,在进行学习任务布置中,对于学习范围应给予进一步规定,加强学习方法讲解,全面激发学生化学思维与学习积极性。
比如:某教师在进行金属钠性质的讲解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趣味性演示实验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将一个绑一小块金属钠的玩具放在水中,让学生给予认真观察,并将实验名称改为“愤怒的玩具”,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优化授课环节与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范围做出了合理规定,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验现象来做出深入思考,使其能够自主探究、解析各类疑惑,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三、加强学生合作能力拓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自主探究之后,教师可以?⒀?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使其在组长的带领下,进一步讨论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在小组内部,可以先进行一对一的分层讨论,然后再针对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中的收获、疑惑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交流,实现相互促进,同时,也由于各小组成员的认知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合作学习探究中,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参与、表达机会,特别是对于后进生,以及对化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讲,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进而促进其授课效率的大幅度提升[3]。
另外,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比较抽象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讨论中,要想实现对其学习状况的全面、准确把握,教师就可以引导各小组组长来负责引导组员紧紧围绕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来提出各项问题,且在组内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应给予科学、及时的指导,以此来确保各小组都能够对电子转移产生更准确的理解。同时,要结合实际授课需求,控制好小组讨论时间,并将组内未解决的问题认真记录下来,为下一环节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也将导学案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优化知识展示与总结
首先,在学生结束讨论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组组员,将小组学习讨论中遇到的问题、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展示在黑板上,然后,由其他小组给予继续补充,或者是解答其中的疑惑,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能够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活跃化学课堂氛围,这样即使是较为抽象、复杂的概念知识,学生也会尽可能地采用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而通过其他小组的补充、解惑,其他学生也能够产生更新颖的学习探究思路,积累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次,在学生展示、总结完自己本节知识之后,教师要先针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各方面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给予评价和鼓励,然后再基于学生总结给予恰当指导,更透彻地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以此来优化学生化学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题拓展,让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准确、灵活地运用到解答实际问题中,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也有助于思维、应用能力的拓展。
综上所述,广大化学教师在设计、组织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不论是对授课环节、成果的优化,还是对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应结合实际授课需求与学生认知特点,不断加强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