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先导,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作品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很好地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就要遵循音乐欣赏这门听觉艺术的规律,引导学生用心聆听、感悟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而要让当代高中生跨越时空的距离,喜欢百年前甚至远古的优秀音乐作品,就要考虑如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欣赏兴趣等问题。教师要掌握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在《非洲歌舞》的导课环节就给学生们播放了两段视频,分别是韩国流行歌手rain和迈克?杰克逊跳的两段街舞,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接着问街舞的起源地是哪里,引发思考,追根溯源到遥远的非洲大陆。总之,教师要在欣赏的各个环节,不断寻求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依次展开,不断引领学生走进作品深处,挖掘出最感动人心的情感内涵。上好一堂课最关键和基本的前提就是先要充分的备好一堂课,音乐课是一门比较特殊化的学科教学课,教师的备课如果像其他学科那样,将重点放在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上,那么就可能将一堂本来多彩的音乐课上成死板、呆滞的历史课或者其他理论课,因此音乐教师的备课不能单是一些音乐常识和音乐知识的了解和准备,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教学中每一个音乐作品的了解和准备,要真正的吃透和熟悉教学中的每一个作品,要确实做到从音乐的角度去讲音乐,只有这样,教师的课堂才会多变、才会充满活力。
二、以新的教学模式来指导音乐教学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教学模式也在改革的浪潮下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学校的主题就是对学生实施教育,这是永恒不变的旋律。在我国经济已经取得巨大成绩的背景下,时代在呼唤教育也要发生改变。以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面对音乐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以现代的教学理念来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课堂教学诸多环节都必须要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必须要充分认识音乐教学目标。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一个具有多种技能的能够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国的素质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学校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起责任来。把?W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的人才。音乐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作为艺术类的音乐教材内容必须要体现多样化特点。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教材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新的教学思想体现为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是为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设计。高中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索取要求音乐教材内容要求广阔的知识面。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教材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可以自由地选择教学内容,自由参加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选择。
三、在音乐教学评价方面,有所改进和突破
由于科目的不同性,对音乐采用的教学评价应该有不同标准。课堂教学是在总的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以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改进和突破。它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高中音乐教材中,我们的欣赏作品往往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或是世界经典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要听教学欣赏内容,甚至明确表示不喜欢,而缺乏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造成一种尴尬的教学局面。面对这种形势,教师更要镇静,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困境。
四、从乐曲本身着手,利用学生熟知的作品
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或者是歌剧等,这些离学生的欣赏范围较远,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表现内容的具体特点,把注意力侧重于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上,穿插作品创作时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以自己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肯定学生的优点,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融入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现在的教科书上有许多作品都是名著,学生对这一类作品并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是从来没听说过,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并且与本课有关的作品导入。例如,在学习第一节《草原放牧》时,我们可以用《十里埋伏》作为导入,通过对琵琶在《十里埋伏》中的精湛演奏及对不同演奏技巧展现的不同演奏效果进行粗略讲解,引发学生对琵琶与交响乐合作后的效果产生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到协奏曲的欣赏中,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总之,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高中音乐课程需要充分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时至今日,多样化的思想此起彼伏,各种因素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村音乐教学和城市音乐的教育方式并不一样也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根据环境的适应度来进行适当的改变,例如,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等诸多方面。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农村的高中音乐课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课改的新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