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缺少了引入环节,直接进行内容的讲授,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尽管在讲台上竭尽全力地讲授,学生也不能真正地理解与吸收知识。在读前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他们存储在大脑中的图式,协助加强记忆,并能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时,由于文章中出现了较多的专业术语,加之学生不了解电脑方面的知识,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笔者在黑板上写了 computer 这个关键词,要求学生展开讨论,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发散出 usage,internet,game,homework,development 等关联词汇,得到思维导图的次层级(见图1)。根据这个图形,学生的大脑已经被完全激活,再以 development 这个分支为启发点,继续启发学生,提出电脑是什么样子的,由什么发展而来的等问题。当学生陷入沉思中,再适时向学生展示几张实物图片,提问学生该如何表达,同时播放 PPT,呈现有关单词。经过引导后,学生打开了思路,继续发散思维,给出 abacus,calculate,huge computer,PC,laptop,PDA,robot 等词汇。接着,笔者提问学生这些词汇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以及电脑的发展趋势。笔者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提供支持的依据,充实思维导图的再次层级。这时,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时,关注点就不同了,他们可以发散出 game,development,usage,homework,internet,computer 等内容。
实践证明,在读前活动中把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结合使用,能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并能有效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读中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阅读技巧,还可以指引学生学习篇章结构,利用思维导图的层次关系,学会理解、辨析、评价课文,绘制课文的思维导图,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辨析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
读后活动主要是在学生正确掌握文章的重点与主题后,由教师指引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层加工与运用,更加深入地理解、记忆、辨析,从而更好地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绘制富有个性且合理的思维导图。
(一)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输出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活动有复述、对话、演说、辩论、写作等。仍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3 Computers 的教学为例,阅读活动结束后,笔者运用思维导图法,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和复述,并构建复述框架。文章描述了电脑发展的历史、记忆力的变化和在各个领域的新应用。其中,发展历史是以时间为顺序展开的,讲述了不同时期电脑的功能、特征。以此类推,?P者让学生填写关键单词,把细节补充完整,然后以此作为复述的纲领。
通过“主题―关键词―各支撑性细节”等枝型或卫星型结构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清晰而简洁地依据关键词进行联想记忆并复述。实践证明,思维导图能将原来单调乏味和分散的知识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法是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更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人类的评价能力处于思维能力金字塔的第五层,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评价能力的培养是传统英语教学中难以开展的课堂活动,而思维导图则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愈发重要。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在读后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思维导图的运用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的一次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图性、阅读兴趣和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