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研究背景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和策略研究的成功举办,更让人们注意到了英语的重要性。作为家长,从孩子入学便开始让孩子参加各种英语补习班,作为学校,把英语作为众多学科当中最为重视的一科。作为社会,对英语的重视度也是不言而喻。尽管人们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但不尽人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很大困难,尤其是高中生,由于知识难度加大,他们更加缺乏对英语的热爱以至于英语成绩长期落后。长期面对这种情形,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学生人生目标的选择。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提高,学科知识难度也不断加大,对学习态度消极,热情薄弱,自控力不强,缺乏自信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学困生问题是目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给家长带来了很多烦恼,同时也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
作为学困生,英语学科短板直接导致综合成绩下降。对家长而言,望子成龙是他们最大期望,然而很多孩子却对英语嗤之以鼻,成绩仅仅停留在40-60,甚至20-30分之间。对教师而言,学困生问题是他们最头疼的难题,因为对英语缺乏兴趣,他们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进程,同时也会影响班级平均成绩。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困生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学困生研究最早的人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摩根,他从医学,神经学角度对学困生进行了研究,认为学习差或者学习行为上的障碍是因为他们大脑受到了伤害,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学困生都因大脑损伤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脑功能失调,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无法从先天的生理结构和医学角度来观察学习困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困生研究者把研究重点从智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身上转移到智力正常的学生身上。1962年,柯克(Kirk)首次使用“学困生”去描述智力正常而在课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学者主要从教育的角度对学困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者开始直接研究学校的教学。主要代表人物有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布鲁姆等。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用社会学的观点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从心理和社会背景方面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对学困生的研究偏向于实践方面,对后期的研究??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国内学困生研究现状
基于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基础,我国开始研究适合自己国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相关对策。我国第一次研究关于国外学者研究学困生理论的研究者是钟启泉教授,在1994年,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学困生问题的专著《差生心理与教育》。张雨青,林薇(1995)等学者指出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综合导致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雷励对我国学困生的心里特点,社会认知特点,家庭背景以及学困生自我概念和学习动机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索。杨心德(1996)等人认为学困生在学习中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常使用无效的或不使用学习策略。俞国良(1997)等学者发现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等家庭因素与学困生成因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李卫平(1998)认为,学校运行机制,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学校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斯幼敏等(2007)研究探讨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刘秀静(2011)从培养“学困生”的角度上,研究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陈敏(2013)从影响学习动机影响的调查研究“学困生”学习情况。
四、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内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形式,发现形成学困生的内因主要有三方面: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策略以及自我监控能力薄弱。
1.缺乏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的工作都依赖兴趣”。但是学困生对英语毫无兴趣,每当提到英语他们总是嗤之以鼻,像是见到“千年老妖”。更有甚者几年基本没有学过英语。学困生的共同特点是,课前,他们不及时预习相关内容,在英语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勤于思考,不积极的加入课堂,课后也不及时完成作业,不及时的复习巩固,对英语成绩的高低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由于兴趣的缺乏,他们对英语没有任何情感而言。
2.学习策略缺乏
在我遇到的学困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并不属于不努力型,相反恰好是属于努力型,英语成绩却一直难以提高。任何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技巧,没有方法就像没头苍蝇。在整个高中的学习中,更应该注意方法的总结。由于知识难度增大,老师在讲课中需要传授给学生一些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找出适合自己的一个学习策略。有些学生机械的认为,只有死记住一些词汇,语法便可以学好英语,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变化,机械记忆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
3.自我监控能力薄弱
自我监控能力薄弱即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差,也就是说意志力薄弱。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现在到处都有无线网,并且每个高中生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这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诱惑。每次一碰手机就完全忘记了在学校中老师布置的任务。再次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薄弱的原因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父母的眼里那就是上帝,无论他们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会去满足他们,然而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本来就不强,再加上父母的溺爱。那学生的控制力薄弱也是可以想象到的。 (二)高中学困生的外因分析
经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到学困生形成的外在原因主要有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一个家庭的形成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笔者通过访谈的形式与学困生进行了交流,最后根据访谈结果得出家庭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单亲或者家庭不和的孩子形成学困生的可能性更大,他们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缺少关爱,更缺少沟通,不管在学校中的表现怎么样,都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表扬。他们难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慢慢的开始厌倦并放弃学习。第二类属于重男轻女型家庭,在很多家庭中,尤其是部分南方家庭,在父母的眼中,女孩子只需要在外面能够认识头上头下即可,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一直贯穿在他们的思想中,而对男孩子却过分溺爱,他们认为男孩子是他们未来的希望,不管男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竭力去?M足。正因为这种一碗水端不平的态度,致使女孩子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男孩子却成为了意志力薄弱的学习者。第三种类型是高知识分子家庭,这类家庭的父母一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所以他们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出现攀比心理,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以后必须最棒。一旦孩子成绩难以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便开始大声训斥。如果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他们便赞赏有加。这种不顾及孩子努力的过程,只注重孩子学习结果的家庭,无形当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最后出现孩子严重的叛逆现象。
2.教师因素
教师的教学方式,情感投入,教师的本身素质都对学困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初中的老师上课通常都是汉语,而高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全英授课。这种大跨度的转变,导致很多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的的内容。有部分老师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对待优生他们积极关注,对待差生却置之不理,导致很多学生对老师产生厌倦情绪,最后成为英语中的差生。有些老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英语老师过分强调语法,忽视语言作为一种沟通与交流工具的作用,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少,久而久之,学生便对语法失去了兴趣。
3.学校和社会因素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在高中生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冉乃彦 1996:42).然而有些学校错误的把教育当成判断升学率高低的标准,只顾优等生,甚至放弃学困生。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最大典范和最典型的环境”(李茜1992:75)社会周围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这些现象让学生错认为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他们以后不可能出国,所以英语对他们毫无意义。
五、学困生的策略转化
(一)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作《爱弥儿》中指出,希望学生对待学习像对待游戏一样,做一切事情都是兴趣盎然,令人高兴。他认为,如果对学习产生兴趣,甚至是热爱,并不需要教师去要求,便能积极愉快的完成任务。学困生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兴趣,所以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出发,例如可以利用网络课程把静态上课的形式变成动态上课形式;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给孩子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英语计划。让孩子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中,找到成就感。
(二)家长积极的参与学困生的转化
家长从孩子出生就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自己的言行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家长要积极行动起来,不仅在家中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还要和学校和教师积极配合,帮助学生摆脱学困生的称呼。首先家长要经常与老师进行交流,进入高中以后,大部分学生是住校,导致父母很难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找出孩子英语成绩薄弱的根源是,并及时和老师一起制定相应的策略。同时父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期望得当,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学习。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
学困生比一般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因为成绩在家里父母会训斥,在班里同学会歧视。出于保护自己,他们表面上表现出骄横的态度,内心却很自卑,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励,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爱是教育的桥梁和推动力,爱也是成功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纂建军,2011:25).所以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内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在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正如陈鹤琴所说“多一次表扬,多一次鼓励,多一次进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和时代发展接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资源。
(四)重视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特别是高中生对人生的看法,价值取向,是非判断,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利用学校这块宝地,从根本上扭转那些“轻知识”和“读书无用”的思想,鼓励学困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造美好未来。
五、结论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到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经过试验研究,这些策略对学困生学习兴趣,学习策略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学困生的复杂性,如钟启泉(2003)所述:“差生研究如果没有跨学科―包括教学论,心理学,生理学,缺陷学,医学咨询学,教育管理学的综合研究,要想求得令人信服的结论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学困生”的转化还是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方法和因材施教的理念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总的来说,高中“学困生”成因及其调控策略的实证研究对于后期教学的提高会有很多好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2238.html上一篇: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以生为本”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