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自2014年北京高考卷引入微写作这一题型之后,多个省份纷纷对其进行效仿,也在语文高考题目中引入微写作这一概念。它常以社会热点现象或者具有争议的话题为引子,要求考生针对所给材料,用简短精辟的语言陈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微写作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它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内容简短,题材广泛、丰富、自由。微写作的题材,可以是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也可以是真情实感的抒发,另外,它的形式也比较灵活。对于写作时间,一般要求在15分钟以内完成。因此,微写作看似简单,实则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写作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微信、微博、短信等简易便捷的沟通方式就是微写作的表现形式,而将微写作引入高考作文,则体现了高考题目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精神。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微写作教学在目前语文教学中还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一片区域。就学生而言,显著的问题表现在缺乏写作兴趣,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语言空洞无物,思维层次混乱这几点;就老师而言,存在作文教学脱离实际,并没有设计出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的微写作教学案例,因此,微写作教学呈现出一片“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黯淡景象。要解决微写作脱离生活、脱轨时代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多样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身处校园的学生,不可能完全隔离在网络之外,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工具,更是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模式。面对如潮水一般涌来的信息群,教师要引导学生甄别糟粕和精华,筛选出那些既能引起学生注意,又具有正面引导意义的素材,从而为微写作教学的情境提供写作资源。如一道微写作题目将屠呦呦的清贫和黄晓明的奢华婚礼放在一进行比较,要求学生针对这两个人物进行写作。如果学生平时不从媒体上了解这两个人的身份以及生活方式等,那对这道题目就会无从下手。要学会利用各种途径, 不断挖掘各种资源,将这些资源为我所用,形成写作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可以通过收集整理优秀微文,对优秀的写作技巧进行借鉴,另外,老师可以建立一个班级的微博、微信和群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获取写作素材。
2以学生为主体,唤醒真情实感
清代诗人黄遵宪曾经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这充分说明了先贤对于写作中真情实感的重视。“微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生命。”微作文也是生活的产物,它真实地反映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更加拒绝假大空的套话。真实性一直都是写作中强调的一大原则,但是为何学生一遇见作文总是瞎编乱造,无话可说?难道我们的生活真的就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吗?事实上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发现美的眼睛。而这些生活中的美应该依靠学生的眼睛去发现。老师和学生的人生阅历大不相同,不应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老师应该学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
如以“有故事的手”为主题的微写作训练,要求写出这双手的“故事”,老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应当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真实存在的“手”,而不是凭空捏造的“手”。农民的手、知识分子的手、商人的手,都是不尽相同的,每双手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就要求学生在认识到手的特征之后,再表达自己对于这双手寄予的特殊情感。
3小处切入,见微知著
翻阅历年高考真题,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微写作中体现出来的观点都是极为相似的,少有出彩的答案,这无不令人感到惋惜。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经历和观点都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为了在考试中迎合考官的阅卷取向,大部分都没有胆量去剑走偏锋,而是选择了中规中矩地写作,这样不仅无法体现出学生闪光的个性,也与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标精神背道而驰。微写作篇幅短小,字数有限,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尤其重要。每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多种立意方式,也有多种切入方式,要学会在这多种中选择一个最佳切入点,既可以立足全局,高瞻远瞩,也可以从局部入手,既可以进行逆向思维,也可以从反面论证。只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就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肯定。所以,学生需要打磨的是自己的审题立意能力,而不是揣摩和迎合阅卷者的喜好。
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主要勾勒了一位人力车夫的形象,他虽然是身处动荡的社会,但是并未丧失做人的根本准则,他依然保持着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可贵品质。鲁迅先生以不起眼的人力车夫为描写对象,却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车夫的形象在鲁迅的笔下瞬间变得高大,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从小处切入的典范,十分值得学习。
微写作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学生在进行微写作训练时,一定要时时把握住“联系实际”这一大前提,运用各种媒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手??我口”,从而使学生享受写作的过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2413.html下一篇:高中语文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