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世界教育界研究的?岬阄侍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而各个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地开展和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也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选择课题或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合作探究,最终达到形成结论或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且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沟通、学习研究的能力。在进行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也促使学生不断深入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能够有效、持久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并用其指导实践的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却面临着这样的现况,学生应试能力较强,但科研能力较弱;学生知识储备较为丰富,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较弱;毕业生学历较高,但能力水平欠缺等。学校教育培养下的人才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人才之间的能力差异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但目前学生所缺少的并不是知识储备,而是有效、持久获取知识和信息并用其指导实践的能力。如何具备这种能力素质,就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高中生学情与完成研究性学习的条件间的符合度分析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
第一,从高中生的社会实践积累来看,高中生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消费者,是政治生活的参与者,是文化生活的创造与享受主体,从小到大十几年的社会实践的积累,无论是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或者是间接经验,都为高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可贵资源;
第二,从高中生知识储备看,进入高中,学生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积累,高中生各个学科的知识储备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三,从高中生认知水平发展看,高中生学习内容复杂,思维水平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认知水平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如观察力的发展具有目的更明确、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以及持久性明显提高,为研究性学习地有效开展提供了观察力、想象力等能力支撑;
第四,从高中生心理发展来看,高中生心理发展呈现出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无论是知识储备与社会实践积累,还是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发展,都为完成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
四、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思政课堂教学的应用条件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在承担着特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肩负有“德育”的重要使命。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思政课堂的应用条件是否匹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契合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些目标突出强调情意目标强调经验、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1]所以对比发现,研究性学习与新课标都强调对于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第二,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思政学科的内在匹配度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在目标上注重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思维品质、人文素养方面。第一,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参与经济活动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辨析文化性质的能力以及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品质、逻辑思维品质、辩证思维品质和批判创新思维品质;第三,在高中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核心素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公民素养和正确三观的树立上。[2]
从内容、目标对比后,发现高中思政中教育目标、过程上,有着极高的内在匹配度,两者可以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好效果。在现实的高中基础教育中,更应该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着力促进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思政教学的不断衔接,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提高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让,真正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