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新疆实验中学生物必修课教学基本情况
生物学作为高中阶段通用的必修课程,其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验室,试验效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理论课程在统一教室授课,实验课则根据实际内容与实验设备的配置的情况在实验室进行。从开设情况来看,实验教学通常以教师结合理论演示实验内容,再由学生统一进行练习。学生遇到问题再由教师个别进行指导,主要突出了学生独立总结实践操作能力。但受实验课时少,实验设备不足,讲实验多,做实验少等现象的影响,实验教学多数达不到预期效果,以及个别的学生由于不善表达或不擅提问就放弃了对相关实验的深入了解。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课教学组在个别班级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实践,将“5E教学模式”“问题串”等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教学模式融入到实验教学课堂中。在几种教学模式的不断调整后,这种“推进,实践”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高效的兴趣,将这种主动参与的热情应用于实践中。因此,面对多种教学方法选择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才是教学实践的最终目的。
二、“竞赛式”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1.“竞赛式”教学模式相关概念
“竞赛式”教学法或称为“竞赛型”“比赛”教学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制定规则,并进行各种教学竞赛,目的是让学生更快的掌握技能与技术。它也是在竞争条件下,按照统一比赛规则,以最大强度完成练习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重视创新教育,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竞赛式”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选择竞赛教学模式进行试教,发现这种模式以兴趣为诱导,以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动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史绍典谈到在高中论语文教学中开展了“竞赛式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整个过程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1]。马传琦[2]用实例研究了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发现技能竞赛在教学改革以及课程整合的推进作用。
三、“竞赛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课中的设计与应用
1.实验题目的研究框架
根据人教版高中生物,对其中的实验进行了分类。如验证性实验,观察类实验,其次为了丰富课堂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掌握各类实验步骤和技能,采取了“验证性实验+探究类实验”或“观察类实验+模型制作实验”的题目,比如还可以将“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和“观察线粒体”进行打包,让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同时,还可以延伸实验内容,选取材料时可以适当做改变,如高倍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建议实验材料选取“酵母菌”,也可使用其他材料代替,此时,在其他材料的选取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象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了解实验目的,不因条件限制,而拘束了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弹性选择。兼顾学生全方面掌握,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实验操作面过窄的现象。
2.课堂竞赛实验阶段
课堂竞赛实验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在班级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分组讨论实施计划,展示,阐述等环节进行相互学习而达到对传统讲授形式的教学改革。
2.1分组合作实施实验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内容,进入学生分组实施实验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提示实验步骤,不回答任何与实验操作有关的问题,可以对实验资源使用方法进行介绍,让学生在试验中培养创新精神,以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实验为目的,并讨论及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且监督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进实验,以预期的进度完成每组规定的实验题目,通过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进行加分奖励并优先进行演示讲解。
2.2 竞解实验演示进行汇报
整个实验课程结束前一节课,每个小组以提交的先后顺序进行演示汇报,两种试验中选择一种实验进行详细汇报。组长汇报时限制时间,且具体详细介绍每个实验的目的,方法及操作步骤,并交代每位成员任务分工和实验期间的表现和熟悉程度,通过阐述并回答教师及其他学生的问题后,教师会对该组在具体实验实施过程中的技能表现及演示汇报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及素质评定。实际上,此过程中教师教师观察到每位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技能操作熟连程度,及能否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教师总结
考虑到各个小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总结可以围绕着这些内容开展,明确重点难点,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实验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一步做前沿性引导,可以对所做实验提出是否可以改进等,因此,随着生物学知识的发展,在实验课后进行一些前沿性引导或实验改进都能直接或间接提升学生科学技术理解能力及操作水平,让学生真正认识??验的含义。
四、讨论
1.“竞赛式”教学在生物实验中开展意义
对高中教材生物必修的“竞赛式”教学的试点,教学组对试点班级的教学效果做了总结分析。“竞赛式”教学模式是基于PBL教学协作式教学的一种模式[3]。它充分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再是教师一味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授课,更能个性化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的说,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体现自己的用处和发挥了能力。同时,课程结束的同时应总结该堂课中应改进的方面,不仅要保留并发扬学生关注的方面,而且还要记录教学模式中出现的缺陷。
2.“竞赛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实验课程中遵循的原则
对课堂的效果的观察可知,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是遵循原则之一。首先,学生参与主要涉及方面为:课前准备,组内参与讨论,参与实验等环节,这些环节每位学生100%参与,有些学生除倾听意外,还积极做笔记,其次,针对实验课程而言,实验要遵循科学原则。如:“对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检测”的实验中,我们可多样化的选择实验材料,如各种水果或蔬菜,但同时不能违背实验的本质,偏离实验目的。虽在教学过程或实验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单一的方式,但所有的改进都是在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违背科学就是假科学。因此,教师对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对科学方法的正确态度。
3.生物实验教学的资源保障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实验课大多数停留在实验设备少,实验课时不足等方面。根据国家对边疆地区的扶持及投入加大了力度,很多市(县)级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至少保证了有充足的课时保证实验课的开展,此外,教学组在实验课开展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的发现教学资源,并在保证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对个别实验进行实际改进操作,如: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为发挥学生的兴趣与创意适当的增加了探究性实验,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学资源也培养了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索的能力。虽然课时得到了合理的安排,但由于资金匮乏,实验设备少已成常态。除此之外,实验室少,面积小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学生数量多,每个班都要完成实验,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解决实验室条件迫在眉睫,只有实验室整体环境和设备得到改善,才能满足生物实验室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自身也要提供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教材知识结构点,进行合理规划资源购买资源,才能避免资金的浪费,设备闲置现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