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所占的分值非常高,语文教师历来都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但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的现象,也令教师深感头疼。那么实现写作教学高效率的途径在哪里呢?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整体性观念,把作文教学跟学生的人格建构、现实生活、个性创造以及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开创高中写作有效教学的新局面。
一、回归写作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倡写作主体的回归,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中陈旧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使写作教学更具开放性、民主性,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描写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抒发自己感悟到的真情,发表独立的见解,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构建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主体性的特征。写作是个性的表达,表达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完全出自表达的需要。学生的自主写作有氛围、有目的、有对象,能保持自然、自信的心态,容易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发展自主性和创造力,为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形成打好基础。其次,提倡真实的写作。真实的写作是以作者的主体回归为前提,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学生将为“我”而写作,为生活中的悲喜而写作,写作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倡导学生写作主体的回归是一个充满人性化色彩的合乎科学规律的写作新理念。同时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使学生处于想说、想表达、想写的心理状态。
二、拓宽积累素材的途径
1.通过观察来积累
观察是写好作文、掌握知识经验前提条件,良好的观察需要具有观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既要侧重方法的指导,也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意愿的引导。训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细致观察,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观察力、发现力和想象力。这样写作时,学生一旦想起观察过的事物,就会情绪高涨,从而唤起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教给观察的方法,多形式、多渠道提供观察训练、练笔机会,让学生观察的能力不断增强,写作的水平不断增强,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重视的事。
2.通过阅读来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外,阅读也是取之不竭的源泉。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即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自觉阅读是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生命意识。动笔阅读是指掌握一定的阅读及品评的方法,通过记录阅读心得和做摘抄来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多形式阅读是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书目加以整理提炼,从中选取最为震撼自己的一点用一句话加以评点,以此构建自己的写作图式。
3.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
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中积累的材料具有情感性强、动态丰富等特点。为此,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创作板报、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着意观察,丰富体验,提升品味。比如特级教师赵谦翔引导学生收看“东方时空”等节目,以此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达到育人与教书两相完满的效果。实践证明,他的几乎所有参与此项积累感悟活动的学生,都能通过这种影视媒介来自主扩展自己的积累范畴,使自我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重视在生活化基础上的个性化写作
这种个性化的写作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视角观察体验日常生活,结合个人特点,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力求有内容、有个性、有创意地描述生活情景,抒写个人感受。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拓展个性化写作视野,引导他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多看多思多感,指导他们“领悟、探讨作品中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和人生理想”,进而写出带有个人思想和个性印记的好文字。教师还应重视个性化写作过程的全程指导,即对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细致周全的指导。大到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语言特色。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情、教学进度、个人特长等综合因素,制定个性化写作训练序列,每次侧重训练一两个方面,循序渐进,以期培养学生在“做人与作文”两个方面皆有所得。
四、评改方式开放多样,侧重指导自主修改
习作评改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通过多种反馈对自己的文章作出较为正确审视的一个过程。因此,习作评改的方式应是开放的、多样的。师评师改,自评自改,互评互改……都应随机采用。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和谐开放的评改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评改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修改,这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一种作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反复思考,不断深化,才能趋于成熟;而对这种认识的表述也同样需要一个不断选择、更新并使之趋于准确完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章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与习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2754.html上一篇:浅谈高中体育分层次教学
下一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