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课改以后,高中信息技术课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以紧密围绕“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宗旨,提升信息技术教育的高度,坚持“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用实践检验真知,让真知服务实践,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感受知识的力量。
新教材教学目标的变化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变化,从单一的演示、操作到灵活应用,从知识技能的训练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坚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能简单地以复述、记忆为目标,以浅层学习为宗旨,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打造创新型人才。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的发展任务,强调了全面提升运用信息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创新。
● 深度学习概念及特点
国内学者何玲、黎加厚在研究中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笔者认为,深度学习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批判地吸收新知。在对新知识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能批判性地吸收新思想,不是囫囵吞枣,全盘吸收,而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以科学的认识、求实的态度对待问题。②新旧知识相互融合。学习新知时,能通过意义建构,将新知识完全融合在已有知识结构中,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③实践应用。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在深度学习中将新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检验真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④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度学习是对知识“知道、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创造性的应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创新的过程,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多,涉及面广,学生能从多视角、多层次的开放性知识环境中,学到知识,应用知识,内化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正是深度学习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可情况并非如此。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知识的吸收停留在浅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两种,就必修内容而言,涉及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交流等。其中每一章节的内容具体而又宽广,学习的方式往往以传统的“记忆、复述”为主,学习停留在浅层,一些知识概念仅要求达到“知道和领会”层面即可。这种现象与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相差甚远。
(2)知识的传授停留在表层
教学目标不同,教师的授课方式、备课程度也应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在烂熟于胸的基础上,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
现在微课教学、翻转教学等教学模式都力争将知识反复、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授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先进的技术眼花缭乱,可又有多少教师能让学生真正内化知识、主动探究,进行深度学习呢?不管是从知识的吸收还是从知识的传授来看,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都处在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演示上,以考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填鸭式的课堂屡见不鲜。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而考试恰恰反映出学习的浅层性。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深度学习的实施
(1)理论性内容需要深度学习
如何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时代新人,培养创造型人才,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开拓视野,拓宽思维。
有了新知识,才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有了新认知,才有可能解决新的问题。仅仅停留在满足于了解、记忆、复述的表层学习,是不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学习必须要深入内部,研究透彻,才能让新知识融合到旧的知识体系中,让知识成为一个整体。
(2)技术性内容需要深度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类知识需要学生具备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技术性的操作知识需要深度学习才可以获得。陶行知曾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在问题解决中思考知识,检验真知,指导实践,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让学生在习得新技能之后能进行思考、实践、应用、评价、创新。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通过学习获得新技能,并应用到生活生产之中。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可见,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深度学习也会让学习更深入。
深度学习要以掌握知识、吸收知识、指导实践、实现创新为学习目的,把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把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简单重复学习的课堂变成自主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学习的真正意义上的课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