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更新教学观念
针对以教师为中心,一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单一方向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内容的学习也毫无效率,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不见明显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二、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音乐欣赏环境
音乐教学与其他类型学科的教学在内容和教授的方式上存在很多差异,音乐教学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并不像数学、自然科学等具有较大的学科严肃性,它更加强调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与 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学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三、音乐欣赏课教学新思路
(一)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使得传统枯燥的文字教学得以改观,它以超强的画面感,完整的立体听觉效果,吸引学生很快地投入课堂的音乐情境中。同时,教师应重视音乐知识的教授与乐曲的欣赏,通过学生融情于景,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例如:在欣赏《草原放牧》,教师通过介绍几个蒙古舞的动作或是观看蒙古舞的舞蹈,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提、压腕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以及调试等艺术功效。另外,当代新媒体也可以加入课堂的教学。
(二)创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的启发性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以及不断地去探究与创造。首先教师应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设置相应的课堂情景,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声文并茂。例如:在聆听《中花六板》前,可以将《江南风采》作为导入,因为民族乐队与电子音乐结合而成的丝竹乐能带来悠扬的韵律感,领略丝竹乐的魅力,这时同学们就能身临其境,感受没得画面。其次再讲解这首作品的背景,如江南丝竹起源于清代光道年间,新中国成立后流传于上海、江苏南部一带,主要用于喜庆、庙会、茶馆演出等。再者 ,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究。如:《中花六板》中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等等。最后,在体验和探讨后,鼓励学生投入实践,即就学生自己认为组好听的音乐介绍一首,通过这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互动的课堂内外教学模式
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教学只会让课堂氛围沉闷不已,而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欣赏音乐能力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进行培养,还需要从平时生活汲取。事实上,生活中在没有很强的教学画面的压力下,课外活动更加能够使学生接受音乐。如在网上搜集相关题材的音乐素材,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相关资料做相应的收集和了解。
(四)讨论小组形式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讨论形式的设置上。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以三五学生为单位,建立讨论小组。这种设置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讨论机会和展示的空间,主动了解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如:设课堂置课前时长为五分钟展示平台,展示内容为学生热爱的音乐话题。
另一方面,在讨论内容的设置上。关于音乐作品内容的讨论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关于作品蕴含情感的讨论,即作者在音乐中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积极向上等等;关于曲式结构的讨论;关于作品选用乐器的讨论,如:《中花六板》中对江南丝竹乐器的选用,其中“丝”指的是二胡、中胡、琵琶、秦琴等,“竹”指的是箫、笙、笛。
以上的教学模式都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我参与以及对音乐的主动接受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语:随着多元化社会地不断发展,高中生思想素质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音乐教学应不断改善自身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鉴赏认知音乐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上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主,多媒体为辅,课堂内外互动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100.html下一篇:浅析新课改对高中英语的思考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