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相当广泛,针对的层面也比较多。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为例,在必修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描述了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向我们列举了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在必修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描述了晚清鸦片战争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认识到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这一单元中,从人文的方向对现代中国的外交进行了讲解等。除了这些必修课之外,选修的课程中也有很多对历史人物和改革的描述。然而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学者往往都重视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整理和时间的划分,虽然学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但是人文素养这个理念却有所疏忽,学生很难对人文气息和内涵有所感想和领悟,人文素养的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以人文素养为目标,重新去整理课堂资源。
传统观念下,人文素养基本分为三大层次,其中就包括国家的意识、法律的意识和公民的意识等。教学者在教学课本内容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的意识整理相关的资料。例如,公民意识,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应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享受应有的权利,尽到该尽的义务和责任。但是历史环境、时期的不同,公民的意识也会有所变化。就我国发展史来讲,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得以建立,但是因为封建残留,使得公民意识难以完善,直到新中国成立,公民意识才得以真正建立起来。所以,教师要以公民意识为线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开展专题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公民意识进行探究,从而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发掘课本中的人文素养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性
高中历史教学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文字叙述,还有很多的注释、图片、参考文献、知识连接等一系列隐性的知识内容,教学者应合理利用这些隐性的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调动学生参与性。例如,在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时,学生对戏曲的接触并不多,对课本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关于戏曲起源、戏曲流派等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以邀请本班有艺术特长的同学展示相关乐曲特长,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在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传统的教学中,因为现代学生和古人的思维模式不同,很难去主动理解相关思想主张,以至于很多学生对内容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进程。所以,教学者在教学的时候,要引入一些相关的图片介绍和视频,讲述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发展人孟子的相关事迹。通过对人物的描述、发展史的了解,结合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做到静动合一,使学生能从枯燥的文字中寻找到创新,自主思考探究和课本相关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从而更大化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人文素养的教学。
2.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学者多数处于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才是高效学习的重点。所以在课堂上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式,教师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升课堂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主要讲述的是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教学者在进行简单的描述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其变化对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有哪些影响?”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社会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等多种史观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教学者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辅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增进教学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400.html上一篇:高中语文应当渗透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