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把握美术教学中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对原有认知进行改进与革新的思维或行为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提倡创新是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敢于突破常规创作方式来表现丰富的客观及主观世界的教学方式。
二、培养学生美术创新的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这个特殊的情境,学生的兴趣,学习愿望就无从谈起,更不能实现。
(1)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所教的科目,要勇于承担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首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情绪由被动变为愉快、积极、自觉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导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树一帜,用常人的思维思考、分析,但得到的却是全新的创造。
(2)运用分组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天生的,自尊心又强,使他们爱表现自己。我们当教师的要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地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比如我在上色彩教学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幅作品,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帮助,最后请其他老师帮忙批改作品,看哪一组的分数高,哪一组就胜出。这样一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第一、都想争优胜,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小组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习惯,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审美意识。
(1)什么是美。教师教导学生什么是美,行为美是什么、心灵美又是怎样的?教师是美的发现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用艺术的创作过程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让他们的内心情感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在愉快充满幻想的艺术教学中,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创新能力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共创美好生存环境。
(2)善于发现美。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这是一位著名画家说的,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教师给出一幅色彩照片,学生首先要考虑怎样的构图才美,要采用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才能更好的表现这一幅画。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美,在作画过程中表现美。
美术专业课的主线是提高审美素质,想要有所突破,必须提高造型能力。创造能力乃是美术专业课的出发点,教师不应该把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独辟蹊径 。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在写生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怎样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却又不偏离实际。
3.重视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具有教师素养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去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对其产生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如果一个教师表情经常都是冷冰冰的,也不负责任,学生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的问题不一定要正面回答,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上教师的示范因为直观性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画风独特,吸引性强,效果显著,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这些资源,通过老师的鼓励,以身作则,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出发,充分认识到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中。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568.html下一篇:如何指导高中生的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