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1.选修教材的目标:高中阶段学生大多会完成这套教材的1-8册。其中6-8册为选修教材。在完成高中英语教材的选修6-8册以后,按照课程标准的划分,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应当达到八级。八级要求学生可以根据特征语句辨别文体;可以熟练解剖句子,从而归纳出长难句的含义;可以体会总结出作者的立场和情绪;可以在各种资料当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内容并予以修改整合;可以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阅读较基础的英语文学作品;课外阅读总量要超过30万词。这些要求的达到,需要高效的处理Reading Practice。
2.选修教材特点与定位:纵观选修教材,会发现有如下特点:阅读量显著增加,从必修阶段的每个模块一篇阅读材料到每个模块四到五篇阅读材料。词汇量显著增加,每篇课文从必修的200字左右骤增到500字左右,有时一篇文章的生词可达近80个。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课后单词表里一大长串的单词(并且是不常用的单词)需要学生背诵。题材多样,从语篇的选才上也更趋近于实际生活,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所有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课本阅读文章后的习题设置上,多为Choose the main idea 和choose the best answer之类的选择题,细节理解题和升华主题的讨论题较少,有泛读倾向。
3.学生现状分析。选修教材的学习一般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后半段和高二下学期进行。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的英语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对高中英语学习逐步有了独立性和自觉性,因此高二是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好时机。
二、问题的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选修教材Reading Practice的阅读目标应该定位为泛读。
1.选修教材中泛读定义。这里的泛读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泛读,不是选取课外材料的扩展阅读。本文所说的泛读,阅读材料是课本中的材料,主要指选修课本中较难,较长的文章,这些文章多存在于Reading Practice部分。在阅读过程中,侧重于处理较多的生词及提高阅读技巧,进而能够为面向高考试卷中的文章阅读做准备。
2.泛读课模式。
Step 1:阅读前充分强调课前预习,着重课前对词汇的处理。
因为将这部分的阅读定位为泛读,因此教学汇中弱化对单词、短语、句子的用法及语法的教学。在进行阅读课前,教师先依据高考大纲,对阅读文章中涉及到的词汇进行分类并标注出超纲词汇,并告知学生哪些是超纲词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参照单词表及词汇分类,用带颜色的记号笔在将要学习的阅读课文中标示出所有生词。晦涩难懂或超出大纲的词汇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示。这类词汇在高考阅读中也会进行标注(当然有少量词汇是可以通过猜词进行处理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对词汇的畏难情绪,为扫除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奠定基础。
Step 2:阅读中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理解每个单词和每个句子。指导学生阅读时注重培养学生抓住文章主旨大意,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的能力。一般在第一次阅读时,只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Main idea和作者的基本态度即可。
具体阅读步骤如下:
(1)预测。预测可以在读前,也可以贯穿阅读过程中。读前可以根据标题、副标题及文中插图进行预测。预测阶段的阅读练习题形式主要有:answer the question、Choose the main idea及True or False等。
(2)整体阅读,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及结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Choose the main idea的形式,也可以给出每段段落大意,要求学生进行连线。总之,让学生能够明白文章说的是什么,作者持什么态度。二次阅读,获取细节信息.在进行第二次阅读时,不需要全篇阅读。只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任务设置,提取出文章信息,完成阅读任务。任务设置不要过难,不要过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给出学生各种题型的阅读策略及技巧的指导。此步骤目的是通过具体实用的培养阅读策略及技巧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Step 3: 阅读后进行技能迁移。
在课本文章阅读后,给出类似的简短段落,指导学生根据所学阅读技巧及阅读策略,自主完成相应阅读练习,巩固所学阅读技巧。通过类似段落的阅读,巩固了所学阅读技巧。
三、结语
在面对高考的前提下,将选修课本中较难较长的文章进行泛读教学,从阅读技巧和策略人手,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是符合课程理念和高考要求的实际做法。教师应根据不同文章的题材特点,设计不同的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一些阅读策略,并能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电视等多种渠道查找所需信息和材料。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认真阅读的能力,以及遇长篇文章不畏艰难的定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