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改变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一定要读通读懂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明确教育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新课程改革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主张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创新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英语学科本身有其特点,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用来交流和表达的语言工具,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应该谨记高中英语教学“不重传授重运用,不重知识重能力”的重要原则,并付诸实践。当然,这里的“不重”并不是不重要,教师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不要一味灌输,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教师自身则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此外,教师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陶行知先生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改革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是教育界的颠覆性变革,而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一次你,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构建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神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虽然现今人人都说要摒弃传统教育,要这样要那样云云,实际上,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其实不是智力比别人差,或是不够努力,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事倍功半,做了许多无用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说,课前预习。在过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来很多学生出于不了解或惰性使然,根本不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从头跟到尾,一片茫然,一之半解;二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课前预习的要求往往是抄写背记单词、阅读或朗诵课文之类的,单调死板,毫无趣味不说,实际上达到了多少教育效果恐怕也是不容乐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前预习任务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积极性,保证学生预先对课堂知识有所了解,知道课堂重难点,明确自己薄弱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人教版英语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如“Friendship”“Travel journal”“Music”,都是一个小小的主题,具有非常大的可完善空间和可讨论性,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关注。教师可以打破从前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采用有趣味性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如主题讨论会等。
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根据单元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自主分组排演相关情景剧,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就单元主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必然会热情高涨,而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完成了对课堂知识的课前预习。
三、生活化元素在英语课堂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根据教学实际,将高中英语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即灵活使用教学资源。比如说,在针对课堂主题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要只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还可以引入其他生活中的元素,如新近发生的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学生感兴趣的电影或明星等,将生活中的元素或者英语国家有意思的文化内容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关注及学习有趣的内容的同时就完成了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dy language”
这一单元的时候,只针对课文来教学会比较单调无趣,而美剧lie to me中就有相关的有趣的描述――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动作来判断他的意图等,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身体语言传达的信息,对身体语言进行探究,也来当一回小侦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854.html下一篇:浅议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