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1 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有法”,一切教学都要讲究相应的方法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也不例外,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把握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策略,以设置悬念、学生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是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场所。
1、通过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生物学科以其独特性往往与生活实际联系得非常紧密,二者具有很高的切合度,因此,将生物教学向着生活实际拓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真正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同书本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急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就能够激发其学习欲望和动机,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教学之中,自主深入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酶的活性”章节时可以设疑: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服洗涤效果有什么差异?[1] 这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试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2、通过新闻时事中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通常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状态,他们对新闻时事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如果将热点新闻时事融入到问题情境的创设之中,不仅能够体现生物学科的时代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极大热情。例如,在讲授“DNA的结构和功能”章节时,我根据当时的热点新闻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美军击毙本拉登时,如何辨认其真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我完全调动起来,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探索和解疑中度过,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趣味盎然。
2 创设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将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动脑思考、交流、合作、亲自探究创新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增长起来。
例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一)实验材料,是否只能选用洋葱外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可以吗?尽量选用紫色部分的意义何在?(二)实验试剂,除了蔗糖溶液,可改用其他试剂吗?试剂的浓度呢?(三)实验操作方法,有没可改进或简化,可提高实验效率的? 学生经思考、实践和探讨后,得出结论:1、其他植物细胞也行,但洋葱外表皮紫色部分,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十分清晰;2、蔗糖溶液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其他试剂也行,比如可用经济易制的NaCl试剂。而试剂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易导致细胞死亡,无法质壁分离复原;浓度太低,实验没有现象或不明显;3、操作方法可改进为直接把盖玻片掀开,滴加外液。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了几次重复滴加和用吸水纸吸引的步骤;另一方面又避免因操作不当污染了显微镜。
看到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我结合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有了这个验证性实验作为背景,学生设计起来就容易得多,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思路与原实验基本相同,将原来只滴加30%蔗糖溶液,改为分别滴加10%、20%、30%、40%等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来估测细胞液的浓度。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也发现自己通过实验更好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做实验结论也较满意。
3 多元化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热情
多元化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热情传统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只以测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评价往往只重结果不看过程,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我多元化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真正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探究热情。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是否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态度等。在评价内容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撰写的探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我经常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多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热情。
总之,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当在满足问题创设情境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努力地探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只要教师勤于钻研,敢于创新,倡导探究性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并且合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