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以生活为基础
想要让学生对历史学科充满兴趣,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高中学生思想比较成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会将不同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学习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符合其心理、阅历以及年龄的某种观点。例如,教师在讲解罗斯福新政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阐述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教师要通过一段对话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小孩:妈妈,天气好冷,我们怎么不生炉子?妈妈:爸爸失去工作,我们没钱买煤啊。小孩:爸爸怎么会失去工作?妈妈:煤太多了。
通过这段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对话,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容易接受,肤浅的对话却深刻的说出了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对话引发出近些年,我国光伏、钢材以及煤炭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为学生解释生产过剩与经济危机的逻辑关系。然后列举我国地区通过投资和兴建一些大工程,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类比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
二、以活动为路径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和传送到情境中,通过实际参与取得主体性融入的效果。让学生直接面对哲学、伦理以及社会问题,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途径,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会各种社会角色,学会处理社会以及个人的复杂问题。例如,在讲述调整经济政策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经过精心的选题,将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应用过的经济政策编写生一个脚本,进而设计出一个场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模拟,演绎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经济家的对话。当角色模拟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答疑,让学生在理解经济政策的基础上,掌握和应用学到的知识。通过情景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当事人的细腻心态和阶级立场,有助于学生学好历史知识。
三、以思维为桥梁
思维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基础,如果通过海量的练习,或许可以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记住知识,但是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知识,过段时间会遗忘。因此,只有通过有效思考得来的知识才可能被学生记住,不会遗忘。历史教学并不是向学生传授一个小型图书馆,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历史相关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像史学家以及数学家一样,通过思考来获取历史知识。
如在讲述君主专制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分析:君主专制是为了解决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进而让学生整理和归纳,我国历史还采取过哪些相关的措施。例如汉武帝重用尚书令以及大将军,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慢慢架空了丞相的权利。又例如隋唐时期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以及各部门的长官都有权利参与朝堂议事,这些人都相当于宰相。通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在思考后得出结论,虽然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但是同时也打破了制衡机制,因此,明太祖才设立了大学士,共同处理政务。在历史情境教学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通过历史学习增长智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读史,更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锻炼思维,增长智慧[1]。
四、以情感为核心
为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复兴,历史教学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回归教学的本质,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是读史、明史,认识要通过历史,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历史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引导,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情感原因,并且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通过开展学生的探究、合作以及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而培育和引发学生的情感。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既有理性,同时还具备情感,正确以及合理的行为,既出于情感还合乎理性,情感和理性的和谐统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2]。
五、以求真为境界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学生提出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求真知、办真事以及说真话,充分了解世界,发挥自身能力,成为一名融入社会、个性解放、自主发展的社会主体。历史作为一门人文课程,要尤其重视求真,通过对历史真相的解读,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尊重历史真相。
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历史细节进行探究和揣摩,亲手解开历史真相,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情境教学的主体性融入,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对历史知识形成完整性的认识。
想要学好历史知识,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共同努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排除和避免认识上的谬误和曲折,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掌握学习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为我国民族复兴以及社会发展培育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4337.html下一篇: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