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易?系辞》中说:“形乃谓之器。”对于音乐来说,“形”便是种类繁多的乐器,“形”的不同,承载的音乐感觉也是不同的,但往往教师将这种感觉归结为情感内涵的融入,而非乐器的特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是将音与器割裂开来,单纯从创作者的音乐作品出发,分析情感艺术的表现。或者说,教师只将器看作“器”,它的价值止于承载的功能,而非艺术的表现功能。其实音乐既发于心,又发于器,而心又以器作为根本,以此推导,器是音乐的本质源头。忽略器,认为音大于器,就陷入了本末倒置的境地。当然不是说,音没有器重要,只是在认识音的过程中,要以认识器作为基础。先赏器,再赏音,从器的特点出发,分析音可能呈现的艺术情感。这是音乐欣赏的逆向思维,是教师音乐鉴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一、辨乐器种类
“只知有器,不知器为何”,这是我国学生音乐学习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学“不以器为本,悬空教乐”。具体来说,中国学生往往在听一段音乐之后,有许多细腻的感受,能说出乐曲的基调,甚至陶醉其中,对音乐中表现的细微情感变化侃侃而谈,但是有一点,不能说出整首乐曲应用的乐器,这就丧失了对音乐本质的了解,让欣赏成为一种浅表化的活动。而且,这样流于表面的学习必将与最激动人心的创造擦肩而过。音乐教育将培养出一大批有音乐知识,但无音乐艺术创造能力的人。所以,无论教学还是欣赏,都应从乐器种类的辨别开始,这种辨别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而是听觉层面的一次大冒险,是对音乐情感、旋律的深刻追寻。
如《华夏音乐之光?古琴风韵》这节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介绍古琴这一乐器,然后引出一些著名的乐曲。但教师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让学生欣赏由古琴演奏的名曲,让学生辨别这是由哪种乐器奏出的,然后进行古琴的介绍。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关山月》《阳关三叠》《流水》这三首乐曲,让学生辨别所用乐器。稍微有音乐感受力的学生会猜成竖琴,因为它们之间的音色相像,还有学生根本无法听出这是什么乐器。这是极具讽刺性的,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已将古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隔十年,代表着祖国希望的学生依然不知。所以,教师要用辨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古琴带给人的听觉效果,这才是欣赏音乐的基础。
二、品乐器风格
多种多样的乐器构成听觉盛宴,这有赖于乐器风格的迥异。想让音乐以怎样的特色展现出来,就必须了解各种乐器的风格。简而言之,感情要有合适的乐谱来搭配,乐谱要有合适的乐器吹拉弹奏,感情会与乐器进行间接的默契配合,品乐器风格的同时也是在品音乐的内在感情。因此,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妨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先品乐器风格,再品音乐,从乐器风格追寻藏匿在音乐中的感情气息。
古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可以上溯到先秦。在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路径中排名第一,即“琴、棋、书、画”,又曰:“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古琴“清新淡雅”的音乐品格赋予抚琴者超凡脱俗的处世态度。当然,一切文字上的描述都显苍白,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首乐曲展开对乐器风格的品味。以古琴曲《流水》为例,这首乐曲涉及古琴的音――泛音,还涉及古琴的指法――滚、拂。泛音有如天籁,给人一种踏云端、欲成仙之感。它与散音、按音合称“古琴之器具三籁”,这三籁,既可描情表意,又可通天地,达宇宙。教师可将泛音之处剪辑成一小段,反复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去品,说出感受。关于滚、拂,皆是右手指法,教师也要从中剪辑,让学生品味这种指法下音乐的特点。认识乐器风格,便能将音乐之情感与乐器的风格综合。
三、揉器乐一体
谈器是为了赏乐,但不是赏乐就要丢弃器,器、乐要融合在一起才是完美的艺术。乐赠予器的是血肉、是情感,而器回赠的是一个骨架,骨架支撑血肉,血肉又维持音乐的生命。可以说,乐器自身品格及其弹奏方式赋予了音乐艺术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来源于创作者的内心,但没有乐器听觉效果的呈现,音乐就成了一门哑了的艺术。所以,在品尝听觉盛宴的同时,我们应正视乐器的价值,而不是从音乐本身去汲取情感。当然也不能在重视乐器作用的同时,丢了音乐。使二者融合,才是正确的欣赏方式。
以颂扬祖国山河壮丽的《流水》为例,古琴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的风格底蕴,再加上天籁般的泛音,幽涧清泉、层峦叠嶂的奇境展现在眼前。音色、指法的变换,又将我们置于飞流瀑布、波涛汹涌的江海之间。器乐相合,气势磅礴,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山河的美好。
音乐的承载物是乐器,什么风格的音乐配什么风格的器。所以,从器上,我们可看到音乐的点滴内质。音乐又出自心,心可以创造音乐,却不能表达音乐,器可以,器是心传递音乐的媒介。基于器的重要性,教师要以逆向思维,引导学生先赏器,再赏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