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1.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两回事","把课文讲好,使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由此可见,加强阅读学习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实施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尤其是在当前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错误引导下,只强调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而忽视了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导致阅读现状与写作期望不合拍的现象。一方面是阅读时间的虚有化,另一方面则是阅读兴趣呈现出低俗化的趋势。殊不知,这种缺乏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的行为将严重阻碍学生视野的开拓和思维创新,对于今后的进一步深造也将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此外,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普遍实施,新的教学体系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内化知识,也要让学生在自主写作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这就导致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显得极为必要。
2.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2.1 文本阅读教学程式化。文本阅读教学的程式化,严重扼杀了语文阅读文本的生机,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从心底里排斥文本阅读活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普遍采用"先让学生阅读一遍文本,然后开讲文本"的模式,对课文进行生吞活剥式分析。
2.2 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泛语文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逐渐出现了泛语文和伪文本的现象。即所有的教学方式都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上,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都表现出极端"程式化"的倾向。即便这样课堂很好地结合了阅读与写作两个环节,但是由于前半段的阅读过于"浅尝辄止",这就很容易导致后半段的写作也过于"肤浅"了。
2.3 作文课堂教学随意、功利化。在高中语文写作课堂上,部分教师对写作的认识仍停留在"争取高考作文得高分"的层面上,而忽视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以高考高分作文的标准来评判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议论文写作变成"八股文"式的写作训练等。
3.课标下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 指导学生构建素材网络。积累写作素材,既是对阅读训练提出一定目标性要求的表现,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有话可说。它是贯穿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沟通桥梁,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影响。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挖掘语文课本中的有效素材,建立课本素材库。比如积累屈原、司马迁、苏轼、李白等人的经典诗词,选取《三国演义》、《红楼梦》、《儒林外史》中的经典故事作为例证加以积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使学生深入挖掘课本材料,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补充知识,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解一些历史典故和作家传记,让学生建立好自己的作家档案,丰富课本素材库。比如分析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对他的作品有何影响,鲁迅的生活背景又如何决定他的文学风格和语言风格等。
3.2 加强随笔练习,在写作训练中将素材内化于心。加强片断式训练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加强一些随笔式训练,养成多写日记的好习惯。片段式训练虽然不能达到命题作文那样的完整性,但是它可以为命题作文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让学生将平时积累的素材及时运用于写作中,从而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争取将素材内化于心。例如,教师可以用"杰克?伦敦实现作家梦"为例,把"家境贫寒"、"孜孜不倦地学习"、"坚持不懈地写作"作为启发学生写作的基本线索,要求学生将这三个词语联合起来拓展成为一段话,表达"磨炼是一笔财富"的中心思想。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缩写、扩写和续写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在加工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课文素材的积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4481.html上一篇:浅谈高中语文语法教学
下一篇:解析普通高中学校贫困生认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