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通过挖掘材料背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导入中,有很多教师会运用图片、音乐等作为背景来引出课题,但是这些材料一现而过,学生只是知道“我们下面要上××课”,时间久了,兴趣也就消失了。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图片、音乐中所包含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课堂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那么就会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导入:
师:刚刚我们听的歌曲叫《春天的故事》,那么故事里的老人是谁?
生:邓小平。
师:故事里说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个圈在哪里?
生:深圳。
师:哦,画的是深圳,那么我们下面来看看画圈前的深圳。就是这样的一个小镇(展示图片),现在已经发展成这样(展示图片),尤其是迷人的夜景,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么一句话: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大家想想“崛起座座城”是什么意思?
生:城市化。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对这首歌曲歌词中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从地理现象中引导发现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地理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了讨论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素材收集中,就要积极思考,哪些材料是体现地理现象的,哪些材料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地理中有很多课题本身就是地理问题,例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教师应该在课堂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处于主动状态,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
比如,在教学“月相”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这样导入:
为黑奴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总统林肯曾是一名律师。当时在林肯家乡,有一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被告上了法庭,罪名是“谋财害命”。一个自称是目击者的“证人”一口咬定,说在夜晚凌晨1点钟的时候,因有明亮的月光照在被告的脸上,所以他看得一清二楚。这个证人滔滔不绝,而阿姆斯特朗却有口难辩,十分被动。在这关键时刻,林肯作为被告律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证人是十足的骗子!他的那些证词都是伪证。”林肯为什么能认定证人作的是伪证?其实他在分析这个案件时所用的知识就是“月相”变化的相关内容。
该导入运用了一个历史上的真实经典故事来引入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当故事中出现转折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开始活跃了,已经开始在思考“为什么认定证人作的是伪证”,当教师点明和所学的内容有关时,便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下面内容的兴趣。相信在学完以后,学生会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一问题。
三、构建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维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冲突的产生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如果这种冲突是自发产生的,那么学生的失衡感会非常强烈,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种途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内在需要,从而回到平衡状态。反之,如果这种冲突是被动产生的,那么学生就会处在惰性心理状态,求知欲不强,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导入环节就开始想方设法引发学生主动的认知冲突,避开学生被动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个知识点时,这样导入在前面我们了解到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状况,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太湖流域水资源本应是丰富的,但为什么苏州地区还会缺水呢?这与学生的已有的认知出现了矛盾,学生思维开始活跃,最终探讨出结论:水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导入虽然是一堂课的第一个环节,但由于它不是课堂的重头戏,所以对于这个“第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没有真正看重它。事实上,要实现优质教学,包括导入在内的课堂中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轻视。甚至,有时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起了一锤定音的作用。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努力,通过一个自然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保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4898.html上一篇: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