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资源,在《辞海》中解释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现代汉语词典》中,资源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2]现如今,资源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已大大拓展,出现了犹如: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人脉资源等新术语。课程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可以将其理解为:教育主体为实现课程及教学目标,所能够利用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的总和。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3]客观上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种类及质量,为课程建设及校本教材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1.注重文本及音像资源的开发。
文本及音像资源是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文本资源主要包括:教材、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画册等,音像资源主要包括:各类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观念及客观条件的影响,文本资源的开发工作显得十分粗糙,绝大部分学校及教师把文本资源片面的理解为教材及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习题册等,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画册等资源被白白浪费,基于文本资源而展开的教研活动、教学观摩、教学研磨课等都只是围绕着教材及相关的辅导资料展开的,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不符合新课改及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要求,需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校正。注重文本资源及音像资源的开发工作应处理好学与用、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时效性与系统性的关系问题。其一,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不论是文本资源的开发还是音像资源的开发,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校应恰当安排好教学时间,为孩子们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图书馆、阅览室、校外图书馆、学校录播教室、语音教室、电影院等场所,通过查找、阅读、记笔记、写观后感、手工制作等形式,不断丰富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合理安排好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将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文本资源及音像资源的开发能力相结合。通过召开读书会、交流会、演讲、品议会、课件展示会等途径,广泛调动教师对于文本及音像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其二,处理好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关系。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个学校的文本资源及音像资源是有限的,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我们必须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科学的统筹起来。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可以组织孩子们去社区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场所学习参观,让孩子们用语言、文字、音像等方式总结、交流、展示他们的所见所闻,拓展孩子们交际、表达、书写、阅读的能力。其三,处理好时效性与系统性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文本及音像资源更新的速读非常快,这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高效、系统的完成文本及音像资源的更新及开发工作。
2.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启发我们一定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大地束缚了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人,使广大教师不能自由的流动,导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学生择校现象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遵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引导区域内教师自由流动,激活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让最优秀的人才能留在教育行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学校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干部也应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新机制、新措施。
3.重视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高中阶段的实践活动资源主要集中在课堂、辩论、研究、走访、调查、参观、学习交流、教育基地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受时间、精力、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高中阶段的实践活动变动过于单一。教育行政部门应放活政策,学校应科学筹划将辩论、研究、走访、调查、参观、学校交流等活动纳入孩子们的拓展成绩和老师的工作量一并考核。目前普通高中上课、复习、自习等活动都是围绕高考来展开的,学生绝大部分的时间被课堂和习题所占用,孩子们最为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生活体验,老师最为苦闷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健康。这种违背个体发展健康、违背教育规律的制度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革。高中阶段应该把时间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辩论、研究、走访、调查、参观等方式体验知识、总结知识、领悟知识,而不是仅仅依靠课堂被动的接受、模仿、机械的生成知识。
4.重视信息化资源的开发。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信息竞争的世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充分重视互联网资源的开放、利用与整合工作。传媒、互联网、电脑等媒介为教育的飞速发展插上了翅膀,为学校围绕孩子们成长创建大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电子阅览室为孩子们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提供了便利。有条件的学校应借助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网上赛课、空中课堂、网络教研等活动。强化通用技术课,让孩子学会运用互联网海量的知识,分析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应用技术问题等。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工作,主要是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在行政岗位设置方面也是围绕教学工作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凸出课程的管理,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可见,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所要明确的是,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不能简单的等同为一回事。课程资源的管理有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涉及课程的创建、课程研究、课程资源平台的开发、课程资源的统计与反馈、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复杂工作,需要树立管理研究化、研究管理化的理念,循序渐进,深入细致的将教育管理工作推向一种新的境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6169.html上一篇:修改给高中生作文插上升格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