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有些历史概念本身就晦涩难懂,更何况同一历史概念在不同语境中意思不尽相同,这样便给学生们学习历史、解答问题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张耕华在《有关“历史事实”及其相关问题》中这样阐述:“历史事实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第二种含义是指作为认识客体的历史事实,第三种含义是指专科信息中的历史事实。”从中可以看出历史事实具有客观性、不在场性以及主观性,所以历史事实即重要又复杂。那么对于历史概念的正确解读、归类、概括、总结就关系到课堂的高效程度。
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概念便是“封建”一词,中国古代“封建”本意为“封邦建国”代指分封制,古人笔下“封建”使用甚广,几乎都特指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史记三王世家》中记载:“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记载:“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但自从明清西学东渐以来,大量西方学术思想传入中国,伴之而来的便是用大量中文词汇来解释西语,在翻译时意义却时常有诸多不同之处。
西方“封建”一词最早为中国接受式翻译“封建社会”,西方的封建社会主要指的是封建割据,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分封制。西方封建制度的三大特征是领主、封臣和采邑,领主是拥有土地的贵族,同时国王或皇帝是国家最大的领主;封臣是接受领主授予土地的人,他们的受封的土地被称为采邑。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有很大的自主权,领主对封臣的干预有限,但领主与封臣之间建立了一种封建隶属关系,封臣承担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如向领主服兵役、提供赋税、支持领主的决议等。中世纪欧洲由无数这样大大小小的封国构成众多的封建国家,马克思主义学者称之为封建社会,而他们断定封建社会的标准便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建立一种人身隶属与保护关系在内的等级制度。
据著名史学家冯天瑜先生考证,最早用“封建”一词来定义中国社会形态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先生,他在1912年的时候就说过:“不幸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使深受西方先进思想以及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中国共产党、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有必要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以及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行探讨以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前途问题。陶希圣以及郭沫若等人根据井田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传统血缘贵族的没落、官僚地主的兴起、君主专制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对封建社会进行“概念改造”,赋予了“封建社会”这个词以新的含义,主要指从战国以来到明清时期的一种社会形态。而后毛泽东等人基于革命的需要并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封建社会进行强化与宣传,如毛泽东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应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以及1949年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五大社会形态基本定型并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虽然当今一些著名学者如李慎之、冯天瑜、萧功秦、秦晖等人多次强调用“封建”一词来概述中国的这段历史比较失准,主张用“帝制时代”、“皇权社会”来代替,但是不管用任何一词来代替都感觉不合适,因为“封建”一词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八九十年,早已深入人心被人们所习惯和接受,难以改变。不同的词语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历史事实、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的实质、文明的进步的程度却不会改变,我们注重的是历史与社会的内涵与实质而不要在形式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封建”一词既然已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就不必为这一个词而纠结,我们可以在使用封建社会这个词时将“封建”二字打上引号加以强调便可。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中国的“封建”主要指中国古代的分封制;西方的“封建社会”主要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地理大发现这段时期的历史,与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极为相似;中国的“封建社会”主要指自战国以来到明清时期的历史。对于“封建”一词多意的理解关系到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与考试内容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6248.html上一篇:浅谈高中美术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