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汽轮机汽缸主要承受压力和温度沿轴向变化的蒸汽的作用力,同时承受本身自重及其内部零部件的作用力,以及承受外部管道等作用在其上的力和力矩;同时因温度分布因素造成的热应力和变形。在汽缸上开口连接高、中压进汽管、抽汽管、高、中压排汽管时,必须采用加厚材料进行补强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局部应力水平的效果,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本文通过汽缸设计中几种常用接管结构开口补强形式,简单介绍开口补强计算方法。
图1接管与汽缸结构图
1.径向接管所有平面的加厚量计算方法
1.1仅受压力负荷的接管及参数限制要求
d/D?Q0.37和d/D×(D/T)0.5?Q1.2a
1.1.1接管全加厚
An=0.75d×Tr
1.1.2汽缸全加厚
Ac=d×Tr
1.1.3汽缸和接管都加厚
1.33 An+ Ac= d×Tr
1.2承受压力负荷和外力负荷的接管以及不满足第一节中1参数限制的接管
An+ Ac= d×Tr
式中:
d―接管内径;
D―汽缸内径;
T―汽缸壁厚;
An―接管上的加厚面积 ;
Tr―要求的最小汽缸厚度;
Ac―汽缸上的加厚面积;
t―接管壁厚;
2.倾斜接管的加厚量
2.1 30°角以下的旁侧接管(图2)。需要的加厚量和径向接管相同。
2.2 30°角以上的旁侧接管和各种侧向倾斜的接管
An+ Ac= da×Tr
图2
式中:
An―接管上的加厚面积 ;
Ac―汽缸上的加厚面积;
da―倾斜接管在汽缸任一平面内横跨开口的距离
Tr―要求的最小汽缸厚度;
3.圆角半径以及加厚部分和压力容器之间的过渡区
3.1接管和汽缸之间外表面圆角半径
ro=(d×t)0.5或T?/2之较大者
3.2内表面圆角半径
T?/8?Qri?QT?/2
半径ri不能超出上述范围,因为它会使开口扩大,从而使最大应力增加。如果ri?T?/2,汽缸或接管要在外侧面额外加厚。
3.3从加厚部分到正常接管或者到汽缸的过渡区厚度变化不要大于 1:3斜度。
3.4除上述之外,除小于30°角的旁侧接管外,要去掉倾斜接管上的尖锐的内壁角,在接管外壁上,必须额外加厚以补偿较大的开口,尖角可以倒圆或垂直于汽缸去除。
式中:ro―接管和汽缸之间外表面圆角半径
ri―和汽缸之间内表面圆角半径
d―接管内径;
t―接管壁厚;
T?―加厚区域处的汽缸厚度
4.加厚尺寸的允许极限(见图3)
4.1从汽缸外表面测量的接管加厚极限
Ln=0.5[ro+(rm×t?)0.5]
4.2从接管内壁测量的汽缸加厚极限
Lc 最小值T?
Lc 最大值为d/2或1.25(Rm×T?)0.5的较小值。
图3
式中:Ln―接管加厚极限
d―接管内径;
D―汽缸内径;
t?―加厚区域处的接管厚度
T?―加厚区域处的汽缸厚度
rm―r+t/2
Rm―R+T/2
r―d/2
R―D/2
5.由内压引起的管组内的最大应力集中
最大应力产生于图4中的B点处,这是由于在原始周向负荷之外,还要附加一个作用于面积F上的负荷,而该负荷必须分配在与拐角相邻的区域内。如果长度Lb和Lm等厚度,可采用下示公式。对于锥形截面,可取R和T的平均值。两种截面(例如,一为等厚度,另一为变厚度)可按下式合成:
Lb,m=a1(R1×T1)0.5+ a2(R2×T2)0.5
a1+a2=0.4
Lb=0.4(r×t)0.5
Lm取2/3×r和0.4(R×T)0.5二者的较小值
K=1.32G×T/(G1×R),但不小于2.1
图4
该应力集中系数K是按汽缸中的额定的周向负荷来给定的,只要内外拐角半径处于本文所设定的范围内,那么它们对K就没有明显的影响。
6.热应力的考虑
在启动和负荷变化期间,在接管周围会产生温度梯度。为了减小热应力,接管处应当有一定的为减少接管与汽缸间厚度的变化的补强。在接管和汽缸上的这一补强应当取壁厚均匀增加的形式。并且避免在接管处产生尖锐拐角或凸起。
7.结束语
高、中压进汽管、抽汽管、高、中压排汽管是汽缸设计不可避免的部分,在汽缸上开口连接高、中压进汽管、抽汽管、高、中压排汽管时,必须采用加厚材料进行补强设计。由于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设计较为复杂,耗时较多,在汽缸非关键性部位应用接管结构补强的简易算法,将更适用于短周期项目汽轮机高中压缸的设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6280.html下一篇:数字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