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新课标下的作业既是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下的高中各学科内容都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大多都有四五本书要学习。受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压力的影响,各学校各学科基本上都在高二结束时完成所有课程。时间之紧,内容之多,任务之重,致使绝大多数教师选择了赶进度,根本顾不上认真处理习题,资料,更谈不上作业设计与效果。很多简单粗放的作业布置,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限,而且逐渐成为制约教学发展的瓶颈。
那么,传统作业模式的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学生以无时间为由,不做作业。
2.重压之下,抄袭作业现象特别严重。
3.作业流于形式,根本不能对教学起到辅助巩固作用,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彻底,不到位,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使学生身心疲惫,失去学习兴趣。由此可见,探究切实有效的作业设计,让作业服务于课堂,运用于生活,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这一举措迫在眉睫。经过我们半年多的探究总结出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学情,注重小组建设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分析学生,是作业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认知特点和规律、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以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现象等情况,才能在作业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实现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或团队中明确分工,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模式。学习小组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学习小组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对每堂课的有效性。建设学习小组是每位任课老师的不可缺少的工作。科任教师是学习小组的辅导者,必须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进行全方位的引导。
二、建立完善的作业体系
学习知识是个漫长又连续的过程,单纯的抓住课堂或是学生自己课下练习根本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作业体系。即作业应根据属性包括课前预习作业,课堂拓展作业,课后巩固作业,阶段总结作业。这几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中作业的要求。预习性作业,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新课内容,自己发现问题和认识学习的难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认知的基础。课堂作业,是随教学进度,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即时性的作业类型,有助于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训练和应用新的学习技能和方法。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所学知识,并能在巩固、熟练的基础上,得到实际的应用。阶段总结作业是在一单元或一阶段学习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认识,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的一种作业类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和采用不同的方法认识问题。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作业的设计首先应立足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所达到的知识水平及能力范围,这样教学与作业才能达到一个平衡,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应根据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要求,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再注重学科知识的前后联系,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等能力。
2.趣味性原则。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作业时,自始至终保持高兴趣。许多学生对作业应付、马虎,很大程度上因为作业枯燥,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不会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完成,而且知识也掌握得迅速和牢固。
3.层次性原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做到分层设计。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劳动果实。根据前面的学生分层,有机选择自己的作业。
4.多样性原则。目前调查得知,各科作业仍然简单化、模式化。这样的作业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只是应付或者抄袭。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会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而且作业的完成方式也可以由独立完成向相互协作转变,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群体协作能力的培养,对协作精神或协作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5.合作性原则。现代社会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合作精神也是新课程着力培养的目标之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设计作业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完成合作性作业的过程中相互求教,也可以询问教师和家长。通过合作性作业,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应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形式为多元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去。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让家长参与到评价系统中,请家长对孩子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做正确客观的评价。总之,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真正去落实和贯彻新课程理念,改观学生学习现状,找到有效地作业设计并实践,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教师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学习一些教学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尽快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不断创新,设计出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多种形式的作业,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6492.html上一篇: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