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近年来,在高中教学改革进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进行美术特色办学,由此,也推动了高中美术课程的发展,在建设高中美术课程体系时,需要充分融合校园文化特色,进而形成具备校园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体系。通过美术课程的构建,有效的培养出高素质的美术人才。
一、坚持“合格加特色”的指导思想
所谓“合格加特色”,是指学生既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具备较强的美术技能。首先,保证“合格”,普通高中生的“合格”是指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而高中美术生的“合格”不仅包含文化知识,还包含基本的艺术素养,也就是说,在构建美术课程时,文化课与专业课要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培养文化素质与艺术素质兼备的人才。其次,形成“特色”,这是构建美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也就是要形成美术特色,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美术学习,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表现手法等,从而为学生打下坚持的基础,具体说来,在美术课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以及审美能力。
二、实施科学的美术课程教学
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先根据高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合理的设置美术教学课程,恰当的安排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时间。课程设置完成之后,还需要选择恰当的美术教材,从而有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出美术特色。
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美术课堂在实行了改革之后,十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每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师根据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并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导,以便于按教学计划的大方向发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创新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通过教学环节的创新,有效的将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在创设情境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情境的创设要适当,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在自主探究环节,教师要进行放权,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以便于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认知;在师生互动环节,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演练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评价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点评。在这五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与联系,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变革教学形式。高中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应该将课堂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定期的组织学生到野外写生,这样一些,学生的美术技能才会真正的提升。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比如在进行建筑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建筑绘画技巧,然后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写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美术技能会被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
4.重视评价激励。对于学生的作品,无论是课堂内的还是家庭作业,教师都需要进行认证的讲评,让学生根据作品的缺陷来认识自身的不足,进而激励学生主动弥补,提升自身美术技能。同时,还可以举办学生作品展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创作热情就可以被激发出来,而通过作品展览,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进而有效的提升学习的信心。
三、建立高中美术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高中美术课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课程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改正,以便于提升后续美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指标可以包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方面来进行,学生评价完成之后,将评价结果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论
在构建高中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特色的渗透有利于提升美术课程的特色,从而构建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在具备美术特色的美术课程体系中,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学习专业的美术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去更高一级的美术学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6733.html上一篇:高中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