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各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对学生而言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在复习课上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复习效率较差,不能使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地理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广,且包含复杂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由此,本文提出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地理复习教学,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将思维导图引入地理复习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复习,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如何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所创造。它是一张将思维形象化的图。图中用线条将不同层级之间的关键词或图形有机结合在一起。它图文并茂,用关键词通过不同层次将孤立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它能帮助学习者理清知识点间的各种关系,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思维导图很好的反映了大脑的思维模式,能使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如何来创作一张思维导图呢?首先找一张白纸,在纸的中央画出中心关键词,即核心问题。围绕中心向外画出不同的线条,连接次级关键词,这是二级层级。接着可以画出三级、四级层级。根据你的大脑想象,确定分支,在每个分支上加上关键词或图形。如下图:城市与地理环境复习思维导图。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上的应用
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不能简单的罗列知识点,而是对知识点重新加以整合,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各种关系,实现知识的网络化。学生在高中地理复习教学中梳理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加深对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把握,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并能灵活运用。在复习课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复习效果。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高中地理复习效果较好。将思维导图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1.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流于形式,缺少实质内容。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讨论会出现游离主题的现象,或讨论的主题单一。这时教师要积极加以引导,通过思维导图明确学习主题。以洋流复习教学为例。以洋流为主题,知识点内容包括洋流的概念、规律、地理意义三个次级主题,洋流的规律和洋流的地理意义又可划分为三级层次。
2.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复习
2.1小组分工构建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学习的首先要做的是进行任务分工。一个大的问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组员根据分工各司其职,最后大家将各自的成果贡献在一起完成整个任务。以一个小组为例,1号成员负责洋流的概念梳理,2号成员负责洋流规律的归纳,3号成员负责洋流地理意义的整理,4号成员负责质疑查漏补缺,5号成员负责整理成图,6号成员负责汇报成果。分工后每个成员独立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务。最后形成思维导图雏形,并在其中用记号将不清楚的知识标识出来。
2.2组内探究思维导图
在小组成员初步完成构建思维导图后,教师此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时,首先由各成员对初拟草图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交流探讨一致的结论。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互学、互利的过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中得到锻炼,合作精神得到培养。教师应参与小组讨论并予以指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充分参与课堂讨论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调动了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各成员经过激烈的思维辨析后达成共识,形成思维导图。
2.3组间交流完善成图
经过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小组间相互展示成图。小组发言人展示组内成果,并讲解根据导图的复习思路。展示完成之后,由师生共同探讨,评论其优缺点。最后,同学们确立本节复习课的核心主题,次级主题和更次级主题,梳理找出各个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结语
将思维导图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验知识获取过程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启发学生,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不断进取获得知识。学生通过构建思维导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复习地理知识,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建构知识网络,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思维导图具有强大的学习功能,本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不断深入和实践探索,在地理教学中推广和应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