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素质教育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要求
(一)确立主体地位。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最终必然导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具体内容如下:
1.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心理特征研究,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强能力。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喜悦感与满足感。
3.给予学生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4.建立创造性教学机制,重视分组练习,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保持学生有充裕时间进行体育练习,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与耐心教导,促进教和学的统一结合,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前翻滚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球体和方砖的滚动方式,思考规范的动作流程,逐渐理解动作要领,如讲解跳马技术时,可先向学生讲授物理学中斜上抛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人体运动轨迹与发力点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动作技术。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如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除了教授跑法技术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学会控制奔跑速度,掌握换气间歇时间,缓解身体“极点”,以及长跑过后补充水分和盐分,消除身体疲劳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让学生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人,这样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知识,还能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
(二)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具备强健的体魄,更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身体和大脑结合的独特性,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如在短跑练习中可组织小组赛,赛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合理评价,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此外,深入学生群体,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建立强大心理素质有深刻意义。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不能仅用考试成绩的优劣判定教育质量的好坏,要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判定,因此,教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多维评价,如对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实现加分减分制:一方面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果进行分数评定,另一方面是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增加加分项目,对完成项目考核的学生进行加分。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篮球、足球等项目。
(四)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个性。
体育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将体育活动延伸到课外,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并非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而是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根据科学计划和要求,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练习,如可在年级中组织进行足球比赛,并采取淘汰赛制,在其中选取运动天赋较强的学生,进一步培养体育技能和良好体育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丰富的个性和生活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因此,体育教师要将素质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探索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他们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7560.html上一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