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注意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学生参与的主动积极性是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力表现,它对体育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会进行频繁的交往,个体之间的情绪情感相互交流、互相感染,形成心理、情感上的共鸣。
(1)注意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自我调节,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目的的创设某种教学情境,增加一定的运动量和动作难度,创造出一定的课堂心理气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提高教学的感染力,达到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他们的集体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二、注意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调节
体育学习中的胆怯与恐惧是指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能力而产生对某个动作或某个练习的害怕情绪。当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能和技术水平与练习要求差距较大时,害怕出现事故的胆怯、恐惧心理易产生,反之就很少。所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消除其胆怯、恐惧心理的良策。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实践中进行了多方尝试。
(1)在课堂上注重学科理论知识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能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知识,使体育锻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缺乏而产生的懒惰心理。
(2)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安排课课练,对落后生加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
(3)练习时先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4)据情提高训练难度,即景激情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
(5)尽量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运动的安全性。
(6)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渗透到学生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争中无形地减少或消除了。
三、注意师生之间健康情感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在。由于体育本身就运动具有广泛性,学生学习兴趣、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也各有不同。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要完成体育教学课的具体要求,师生之间难免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和冲突,这需要教师巧妙地加以处理,促使这一关系能和谐、健康发展。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1)尊重、信任学生要放首位。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的帮助,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真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给学生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间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
因受到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每一个班级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运动信心的,因而运动的积极性也锐减,学习过程也处于被动状态。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互帮互助的教学法,将运动水平、技能高与运动水平、技能次的学生进行分组“配对”练习,教师多在旁边指导和鼓励,实时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让他们分别感受自己优缺点,不仅能较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也能较好的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能较好的转化学习动力,克服消极情绪。
(2)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要做学生行动上的楷模,要有一种服务精神。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教师首先带头做好做到,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阻隔。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是榜样是楷模[1]。只有自己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信服。如夏天的体育户外教学课,教师与学生站立、运动的场所要一致,学生练习时,要加强辅导和保护,决不能因天气原因弃学生而离岗。这样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认为老师都不能吃的苦而转嫁学生头上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应对情绪。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2]。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学生都被训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老师叫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应着老师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哪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因此,教师必须要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让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总之,在体育课的教学实际中只有让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分析、处理好学生的运动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个性心理,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引导他们热爱体育锻炼,自主学会健体。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锻炼他们健康的体育运动心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7936.html下一篇:分析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