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9-0076-02[WN]
让高中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提升其体育素质的前提是通过理念教学增强学生对健康和审美的双向认识。因此,将体育教学和文化课学习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技巧与协调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地位
协调能力是指人体产生的有目的、可控性、准确性的运动技能,该运动技能所产生的动作轨迹能够激发感官的审美效果。因此,协调性体现了体育运动在健康和美学中的中枢纽带作用。高中体育教育中对学生协调性的训练异于常规体育课堂中的体能练习,更加倾向于采用科学手段对学生已有的协调技能进行合理诱导,使其更加适合于开展科学体育运动,挖掘其在具体体育项目上的最大潜质。高中体育中的技巧训练和协调性练习相辅相成,技巧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协调能力。只有个体具备一定的自发协调能力,才能按照体育运动的科学标准展开技巧性训练。这不仅对身体起到科学保护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技巧性体育项目上的天赋,进而增强其对体育项目的热情,促进其身心的综合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技巧与协调性培养策略
一)革新授课理念,构建新型授课模式
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风向标,直接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教学科目,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成为学生放松身心的宝贵环节,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大多数师生对体育教育的印象可能相对传统,潜意识中对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较为认可,这导致我国大多数学校在体育教育中思想观念落后,教学器材陈旧,尤其在技巧训练和协调性开发上相对滞后,使得高中毕业后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兴趣单一,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其未来生活的健康指数。因此,从观念上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固定模式,借助现代化教学理念将高中体育课打造成内容丰富的多元化课堂,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启发学生用全新的视角认识体育。
传统授课理念下,高中体育课堂大多以器材和学生为课堂的主要元素,严重缺乏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科学引导,这导致学生所能得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素养完全与教师自身所具备的体育水平脱节。体育课堂上教师只是将器材分配到学生手中,而后进行的训练项目完全由学生自由发挥,这种随意的授课方式不仅让体育课堂失去了其教育价值,更重要的是误导了学生对技巧及协调能力的认识和练习,使得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形成了非科学的运动习惯,基本上扼杀了部分学生在体育项目上的兴趣。因此,彻底革新体育课授课理念,将科学的授课模式引入到高中体育课堂,构建非单一性新型授课模式必将是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借助小球类运动提升学生的技巧水平和整体协调性
体育运动的种类繁多,然而在高中课堂中所能呈现的项目类别受制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一般说来,大多数学校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侧重于大众化、常规化,对于技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项目缺乏全面性。譬如大多数高中对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设置较多,相比在一些小球类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巧与整体协调性训练的项目上相对欠缺。从小球类运动特性分析,该类项目对学生机能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反应速度、身体灵活性及机体技巧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瞬间需要做出判断的运动思想及对抗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小球类运动项目的开发不仅完善了体育教学体系,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以基本功练习为重点。由于高中学生对于小球类运动所掌握的技巧还不成熟,动作未定型,因此,对技巧与协调性的训练必须从基本入门常识开始。乒乓球运动对技巧能力的挖掘作用体现在手感练习上,包括如何控制乒乓球的旋转、把握球的运动属性等,在具体课堂内容的设置上务必从熟悉球性开始,切勿急于求成而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熟悉球性的典型策略就是让学生能够收发自如地控制球的运动,可以通过高抛球后采用球拍进行空中接球的方式完成。当学生能够采用球拍平稳接住下落的球,并且尽可能避免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反复弹跳后,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小球类控制技巧,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整体协调性的提升,因为对小球的控制并非单独通过手臂完成,而是需要身体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的配合。可见,小球类运动对技巧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任务安排务必按照运动项目的科学标准合理施教,切勿让学生随意地进行“打野球”式的运动。只有通过教师的合理诱导,才能在体现出小球类项目在培养学生技巧水平和协调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进而体现体育课堂的教育价值。
三)打造校内专业体育平台,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精细化发展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转变,教育领域的观念也在不断革新,传统体育教育的粗放性特征逐渐成为当代体育课堂的主要问题。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毫无针对性,教学任务缺乏目的性,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考核机制也不够完善等,导致高中体育教育成为文化课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而已,对身体机能的科学锻炼毫无体现,某种程度上阻断了青少年群体在体育技巧及运动素养方面提升的可能。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体育教育必须以新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为出发点,改变传统体育课堂的授课方式,立足校园环境,打造适合新时期教学理念的专业体育平台,改变粗放的传统体育教学,有目的、有原则地构建新型技巧性体育课堂,在项目设置和内容编排上尽量做到多元化发展,即体育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人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项目培训和强度练习。对于教师而言,在施教过程中要承认学生体质和协调潜质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让体育课堂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打造校内专业体育平台,发挥其对学校体育教育精细化发展的良好引导作用,这种专业平台可以通过创建校内技巧性运动项目社团,以及阶段性地开展富有观赏性的运动项目等方式实现,让学生从专业性、艺术性、人文性等角度实现对体育运动的多元化认识,从根本上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技巧水平、协调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体育运动的整体发展而实现,其专业、精细化特征是提高技巧和协调能力的首要前提。
三、总结
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机能,包括体质水平和机能水平,其中对学生技巧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新时期高中体育课堂对学生技巧水平和协调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教学观念的革新和科学运动项目的开发而完成,其中小球运动项目对学生技巧运动素养的提升有着尤为显著的作用。此外,立足校内环境,打造精细化体育教学平台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运动技巧和协调性的主要途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8044.html下一篇:高中体育有效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