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挑战,将初中生物与高中生物的学习相衔接也在考验教师对教材与授课方式的理解。新课程教学改革将教材内容分为模块式,并要求将书面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变成“活”的知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材的细致把握与全面分析及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思维模式,才能使学生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融会贯通。
通过分小组进行教学学习,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中,细胞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的内容是重中之重,也是打下其他模块的教学基础,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派不同的内容:第一小组研究细胞壁,第二小组研究细胞膜,第三小组研究细胞质,第四小组研究细胞核,分组进行小组研究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发掘问题,自己寻求解决方案,化被动为主动,自觉地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最小的系统”的概念,并能从细胞分裂想到组织器官,再联想到种群群落的概念。由个体到群体,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样分组的学习方式,更能交换学生意见,交流学习问题,同时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
程中产生不适应之感,反而相较于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在分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思考的方法、学习的能力,了解了交流和讨论的重要性,为之后各个模块的学习打下学习基础。
二、分组学习:赋予学生自主权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纲下,强调改变过去复杂、晦涩、难懂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将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连接的“活”的知识。重视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强调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即如何将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外、生活中。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以人教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在分组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在小组内积极探讨、思考知识点的同时,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动手制作动物细胞结构图模型,小组内划清分工,某某采集资料收集材料,某某画图,将模型的制作精确到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染色体之间的位置摆放,颜色高低等细微差别,最后小组之内合力制作完成动物细胞结构图模型。相较以往的教学理念是一味地灌输知识,重视理论性的教学而言,新课改中这样的分组制作生物模型,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接受、吸收生物课上的知识。使其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很好地记忆课堂上的知识,而且可以灵活记忆,灵活运用。
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还能带来知识的互换:学生相互交流在学习上的经验、易错点。概念:“葡萄糖不能过线粒体膜,因为膜上没有相应的载体蛋白”是一个易错点,在模拟考试中迷惑考生。而在分组学习中,学生面对这种错题交换彼此的想法,并得出“并非生物膜结构都是相似的”概念,记忆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同时又具有趣味性、生活性,比如,鸡蛋煮熟属变性,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可逆。还可以产生类比记忆,蛋白质盐析,不变性,可提纯蛋白质。这些带有趣味性的生物知识融入了小组交流之中,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学习这些知识,提高了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会在课下自己主动收集这些趣味知识、生活中的例子,将知识性的课堂融进现实生活中。
三、分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起到思维上的引路者
作用,培养学生做课堂上的主动方,锻炼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强调学生的“问题思维”,经常提出带有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腐烂的水果会散发酒的气味?”“乳酸菌是怎样产生的?”“酒糟是怎样制作的?”这些既是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的生物知识,又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知识。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的环节,间接地告诉学生:生物其实就在我们生活中,不只存在于教科书上。
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同时,激起了学生的解答兴趣,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甚至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利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学生根据自
己的兴趣所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知识上的探索,并锻炼
独立思考的必备能力。学生在生物课上并没有像以往对生物学习感到枯燥,而是大胆地提出自己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教师在分组学习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有时抛出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在提问学生分布面积最大的器官是什么时,有些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回答是组织器官,有些学生则联系生活实践和课下搜索积累,回答出皮肤是人体分布面积最大的器官。无论对错,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所学的知识,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由于分组教学具有特殊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建立奖励
评优机制,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在自己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团队合作协调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
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每一个敢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学生加以
鼓励。
四、分组教学: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
《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师的适应性探索》中提出了对于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分组教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活动范围,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点
的掌握程度。同时,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倡导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而生物作为一门探索中形成的科学,更需要结合课堂实验来完成教学。如,在进行生物实验课“观察植物(洋葱)的细胞质壁分离原理和复原”时,对于植物表皮的剥取是课堂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对于实践操作产生不熟练的情况。
教师可以在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过程中亲自指导,教会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掌握,教会学生主动去观察。实验课的增加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单向式授课方式,改变了以往不重视实验课的弊端。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有助于对生物课上的问题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分组学习还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积极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堂的见解,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课下辅导时,教师根据小组表现结合作业进行打分,而不只是单单凭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成绩的好坏,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信任。
新课改给教师们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出现了不少新型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也是其中的一种。在对分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的同时,发现了分组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
跃,学生学习激情更为高涨。在新课改中颇受重视的实验课上,学生能够体会实验课带来的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继续吸取经验,大胆创新,为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理念做出努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