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如例题:在讲授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新课时,可设计如下的诱发过程: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中见到的金属硬度都很大,都沉在水底,且不与水反应,教师可以提出,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金属,它与我们以前学的金属反差很大,不仅可以用小刀切,还能浮在水面上与水反应。这样的新课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经过长期的这种思维训练,学生对学习化学就会很感兴趣,思维也会更开阔。
二、讲究提问策略,启发引导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如,在讲解“Al2O3的性质”时,教师做实验将铝条分别插入盐酸中和NaOH溶液中仔细观察反应现象:铝条分别插入两溶液中并不立即产生气泡,都是过一会儿才有气体生成,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气泡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后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接着提问:“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学生说法不全面,从而得出Al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它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这就是一个极为关键性的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学习用“Al(OH)3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让化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学习化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化学的愿望,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8711.html上一篇:浅析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析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