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在新课改局势下,老师要与时俱进,用新的课程教学观、功能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来改变自己。老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信息与感情沟通,师生主动交流、共同进步的过程。老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改的开发与建设者、教育教学的探究者;在和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富有潜力、个性丰富的人。
二、树立“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思想
老师在教学活动环节中,要首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始终注重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展现个性。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环节中,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意识趋向以及人对客观事物稳定的态度,其中包含动机、需要、理想、兴趣、信念与世界观。后者是一个人身上常常展现出来的实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一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包含性格、气质与能力等),尊重学生,重视因材施教。
老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起始点与归宿。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从教学形式上尝试打破常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对基础好的学生,老师则可以拓宽教学范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取交流、竞赛等多种形式。不同基础的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相互督促,形成宽容、轻松的学习气氛,久而久之,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最爱展现自我的舞台。
老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感情体验,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或合作的学习,来把握知识、获取知识、丰富感情、学会学习、健全自我、学会协作、学会做人。
三、由老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教”的意图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促成学习的长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老师要转变思想,由之前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积极的“学”。教师在一环节中是学生的指导者与启发者,通过老师的“激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学流程“变苦为乐”,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比如,在学习《祝福》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本,然后给他们设定问题语境,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究与思考。这类小说是按时序叙述的,还是另有打算?在框架上采用倒叙手段有何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或者协作学习,学生会明确:本篇在序幕之后就记叙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段。这样记叙的意图是设定悬念,使读者急切于追根溯源,探寻原委;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当中死去,引发了浓厚的悲剧气氛,且死后引发了鲁四老爷的愤怒,揭示了祥林嫂和鲁四老爷间的纠纷,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中心思想。同学们在探究中将会更深刻地认识文章的内涵以及其传达给读者的真实感受。
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还在于,课改变动了守旧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纳知识。老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作为学习的主人,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在课堂当中,老师应当给学生机会,让他们积极地去表现,去领悟,给学生一个互相沟通的课堂,让他们有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
四、关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环节及结果进行价值判定并为教学对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通常包含对教学环节中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手段、教学氛围、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促进学生进步。新课改当中的教学评价与陈旧的教学评价同样还有一定的差别。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内容多样化。其不但注重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的评价,也注重方法、过程、感情、心态、价值观领域的评价。评价的形式也不单单是考试,而是以多个方式去进行的,给学生一些激励性评语、估测性评语等。比如,在课堂学习时,老师可在黑板上直接画一表格,对每一个小组进行分数的统计,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就给他们加上一分,在快下课时给每一个小组学生进行统计与评价,鼓励小组学生学习。这无形中就在学生间形成了一种合作与竞争意识,学生为了使自己的小组表现更加优秀,在课堂当中均会积极奋斗。由此,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的学习动力更足。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老师必须积极地去学习与接纳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用这类知识去引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8859.html上一篇:探究性活动在高中历史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