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比较是人们将新事物与旧事物互相联系并加以区分的主要手段,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能对新事物提出见解,迅速认识新事物的内、外在本质。以学习为例,学生只有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互相比较、整合、融合,并加之不断更新,才能获取高效的学习质量,如若将比较纳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则出现了比较式阅读。本文旨在探讨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二、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要求教师根据以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为研究对象,宜对比片段或通篇资料,亦或仅从字词、写作意境与气势及风格中进行对比。经比较,总结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判断并划分优、劣作品,从而探讨它们效果各异的主要原因。
其一,从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自传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史铁生自传的《我与地坛》中寻找两作品中的对比点。第一,两者共性之初均肯定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叙写自己的逆境及从不幸中感悟生命(两位主人公均为残障人),最终以乐观的态度对生命给予崇高敬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讲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作者第一天光明给予能让她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则是自己用于看看光的变幻莫测及日出;第三天光明用于看日出与探索及研究。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宝贵的生命,珍惜造物者赐予有关于生命行程中出现的人或事。源自史铁生自传的《我与地坛》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生死的思考、悔恨在母亲过早离世后才理解母爱的无私及伟大,该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述说领悟生命。第二,两者个性之处在于《我与地坛》全然阐述了自己的逆境观,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着重于表达作者“一颗乐观的心”,例如作者规划三天光明中每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以向往生活美好、憧憬三天光明的乐观心态诠释对生命的敬仰。
其二,从两作品说理特点上选取对比点。两作品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及思辨色彩,且文中阐述的观点较为明显,但两者却在说理特点上有所不同。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作者对三天光明的规划及这三天所期待、所憧憬并最想做的事情,表达出一颗无比乐观的心。而《我与地坛》则是以“地坛”为写作背景,文章的前两部分逐一描写作者与地坛的故事、与母亲的故事,后部分则是母亲离世后作者以地坛作为精神支柱乐观、豁达的对待死亡。总而言之,前者意在对三天光明的规划,以完成人生中的心愿为主,后者则是人与地坛间的故事及对生命的感悟。
其三,从两作品的艺术手法上选其对比点。《我与地坛》传达出地坛在作者生命旅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母亲离世后,地坛成为作者的精神支柱,被拟人化为作者的朋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叙写对三天光明的安排及做自己最想完成的心愿,体现作者尤为珍惜时光,对生命的敬仰。
2、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主要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的思想历程及主题。其次,则是从政治、历史、经济及文化等方面进行辨析,总结作品主题,从而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度,能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作品。
其一,两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首先,两位作者具有国域差异,其次,作品的写作时间不同,因此,具有差异性的文化背景促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
其二,思想历程不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首先叙写作者对生活的失望,后从生命中领悟生活的价值,努力实现自己的心愿,并告诫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活。《我与地坛》则是作者从与地坛、母亲间的故事感悟生命的真谛,加之母亲离世后,作者将地坛视为陪伴自己生命旅程的朋友,是作者的精神支柱。从综合角度分析,《我与地坛》首先是从人与特定场所间的故事入手,后从故事中对生命的宝贵及生活的美好加以论述,由此,体现作者的内心由起初对生活的失望转化为正视逆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利于比较式阅读法,学生能从中领会《我与地坛》集中于人与地坛间的故事所传达出对生命的敬仰之情,可确切理解为在特定的空间内领会生命的真谛,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是作者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对生命的本质进行阐述,通过自己努力实现心中心愿向读者传达出对生命的所想所思。因此,两篇文章虽属于同题材作品,但思想历程、表达手法截然不同。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8945.html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关于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的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