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一、语文的地位和现状
语文,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都作为高考必考的三大主科之一,无论是从分值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来看,其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教育部在2013年底提议高考改革中,有专家还支持增加语文学科的分值。中国的文明需要继承传播和发展弘扬,也离不开语文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任重道远。
既然学习语文如此的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怎样才学得好?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归结点来说,教师如何教是首先必须考虑和解决的。
二、语文老师普遍面临的问题
语文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或者是上好一篇课文?这就是重难点问题的真正凸显。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又是如何来定?
1、什么是重难点?以及重难点的分类
重点,顾名思义就是一篇课文或者是一堂课的基础或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其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理解掌握并在考试中特别高考中熟练准确运用到的。难点,则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所限,而感觉到疑惑、困难,难以理解掌握的内容。总的来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客观的,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
重难点大致可以归类为三项:一是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规定的重难点;二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或者质疑作为重难点;三是通过教师在实践中把握学情确定的重难点;
2、重难点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2000年新课程标准出台,其中提到具体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把这三个目标统筹起来,做到让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中掌握知识和能力,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师不仅教给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过程中要重视方法的指导,还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陶冶或建构。这一切是以学生为本位,让学生亲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有效实现的三维目标。”譬如在粤教版必修3徐迟的《黄山记》有教师设计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是掌握游记等文体的写作技巧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则是通过阅读、课堂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诗意情怀,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爱护家园的意识,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篇课文重点是掌握游记等文体的写作技巧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其难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从重难点的设计来看,分别涉及到了技能和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教学落实则是过程。可以说,重难点差不多把这三维目标都涉及到了。得出的结论是,三维目标和重难点的关系是包含和被包含的集合关系。我们可以说三维目标是重难点,但是不能说重难点是三维目标。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受时间、学生的接受能力、课时的安排等因素的影响,不是每堂课都会把三维目标都落实到位,但是每篇课文都必须有三维目标。总之,三维目标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实施起着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作用。
三、如何把握重难点?
1、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教材、单元主题
(1)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点:
首先、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各年级的主攻方向,加上不同年级各单元教材不同的特点,确定各单元备课的教学重难点,还有针对不同类型的文体的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等等都可以让我们清楚地掌握重难点;其次、虽然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和应试教育是不矛盾或者说是不冲突的,我们经常说学以致用,学生学习知识本质就是为了将能在社会上有立身处世,那么在学校接受教育必须就需要一定的手段去检测成果,如果没有的话,学习也没有意义了,而考试就是最理想的检测,所以教师还必须研究历年的高考考点和命题规律,做到在教学当中围绕着考点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并让学生能够在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当中提升自己,获得进步,这就是考试的目的。
(2)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当他拿起语文教材的那一刻开始,必须对整本教材甚至是高中三年所有的教材内容都必须了如指掌,知道该讲什么,哪些知识点是主要次要,哪些需要反复讲,哪些应该舍弃,以上这些归根结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确定一篇课文或者是一堂语文课中的重难点的。还必须注重的是教材的结构的安排,每一册书内容的安排都有编者的目的,如每单元设置以及与高考考点的关系,还有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容处于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梯度。这样对这两方面的把握好,教师上课就游刃有余,目的明确,而不是随便地发挥,毫无章法,浪费课堂时间以及效率低下。 (3)单元主题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围绕训练主题进行筛选的,每个单元主题都有它特定的训练目标。粤教版的必修课本里有小说单元、传记单元、诗歌单元、议论文单元、科学小品单元、微型小说单元、戏剧单元、新闻单元等等,就拿散文单元来说,我们就知道上这一单元的课程必须围绕着散文的文体特点这个中心目标来学习课文,重难点基本就可以确定在散文的语言、情感、形散神不散的结构上等等。
2、抓住课文的特点和个性来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地学习
课文的文体、标题、作者、背景、结构、中心思想、语言、表达技巧等多角度多层次来剖析课文,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重难点。古希腊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那么同理,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特点和个性之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就必须注意到这些个性和特点与重难点的关系。以这个个性和特点为突破口,进而整体感知了全文的内容和主旨,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去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剖析整篇课文,从而让学生享受一场知识的盛宴。
3、学生经常在课堂、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集结归纳成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疑难问题是正常现象,有疑难问题说明学生他在思考,在进步。如果学生没有问题,这才真正的问题,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学,不去理解、探究,不愿意动脑子想方设法去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和水平。所以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课堂里提出问题,对于善于提出的问题的学生要表扬,这样可以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又能很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特别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列为课堂教学的重难点。
4、多媒体教学对重难点的显著效果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计算机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单调呆板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如文字、图片、音乐、视频,这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并且大大地扩充学生知识面和视野。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重难点更为显著和突出。举个生动的例子,在诗歌单元里,很多教师都把诵读当做是教学重点来教学,这是根据诗歌的特点来确定的。我们知道诗歌的起源是由从民谣里发展起来的,原本就是一首民谣的歌词,譬如《诗经》里的国风就是搜罗各国各地的民歌民谣集结而成的。据传至圣先师孔子在给他三千弟子授课的时候,就是把《诗经》的每一篇文章都谱上音乐,然后弹奏,让学生们吟唱。所以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诵读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这时多媒体教学播放音乐和视频,使学生快速并且有效地领悟课文的主旨和内涵,很好地感受作品的意象和意境。
5、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知识基础
除了备教材外,就是备学生,学生的基础和水平程度不同,那必然对重难点的确定也有关键性的影响。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同个学校的不同班级,甚至是同个班里的同学,都会存在着各种水平的差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如必须准确地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在把握整个班级学生的基础水平的情况下,教学的重难点必须侧重于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况,就是处于中等一般的程度学生,但也要做到兼顾关照到较好和较差学生的需求。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全面的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化发展。
6、正确地处理重难点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重点和难点的区分度上有时是水乳交融、不分你我。特别是在重点就是难点的时候更是如此,因为重点,难以简单清楚地让学生明白或者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有限的情况下难以理解的时候,就和难点重合在一起了。为此,在处理重点也是难点的时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郑重把握好。
四、如何落实重难点?
1、教师的任务
在统筹课程标准、考点、教材、课文、学生等众多方面后,在课前必须根据重难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课堂里把重难点作为该节课的主要讲解内容;课后布置作业必须涉及课堂中重难点的内容,许多课后习题资料都会涉及到重难点,因为重难点大致是和考点相吻合的。
2、学生的任务
学生除了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必须配合好教师的安排学习以外,可以借助教辅资料来自己把握重难点,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有备而来,结合教师所讲的重难点,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重难点的教学,不同老师有不同的教法,对此的处理方式各式各样、手段也灵活多变,这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也是因材施教,我们常说的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无论上什么课,都是对教师个人的职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很高的要求和挑战,课堂教学更是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因为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为此我们提倡教学相长是很有必要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中国教育将如何发展?未来,值得我们期许……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8947.html上一篇: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