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Key Words】Self Sense of the value Improve
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职教育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但由于社会、家长及学生对中职学校的片面认识,加之近年各大高校降低门槛大力扩招,中职学校无论是生源数量和素质都不能得到保证。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对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伤害,使他们在自我价值感等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遇到了很大障碍。因此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自我价值感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话题。
对自我价值感的研究中主要探讨了自我价值感的含义;对自我价值感进行了分析,并指明了当前中职生对自我价值感认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旨在贴近中职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身体自我,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采取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一、自我和自我价值感的涵义
1890年,詹姆斯在其《心理学原理》中分析自我结构时,将自我分成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两部分。他主要分析了客体自我的结构,认为自我有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等四个重要性不同的层次,认为身体自我是基础,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在最高层。所分析的客体自我结构可以相应看成自我概念内容的具体构成。
库利从自我概念形成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库利提出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个人的实体,还是社会的产物。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即投射自我或镜中自我。既由他人如何对自己及对自己的行为下评判的知觉所构成的自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他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的知觉及自我评判构成的我。
自我概念在心理学家罗杰斯发展下,涵义变得明确。他从现实与理想角度把自我分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他认为个人的自我是一个完整的实体,自我被他理解为:“一个被组织的、流动的,但一致的主格我或宾格我的关系和特征的认识的概念化模式”。他把自我分为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倾向于力求这三者的一致,如果三者之间的差异太大的话,个体就会适应不良。他认为自我概念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弗洛伊德曾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总之,自我是一种多维度、分层次的有机结构,是复杂的动态存在,即是稳定的,又是发展的,即是对自己所有方面的认识,又是具有能动作用的监控与驱动机制。简言之,自我是一个独特的、持久的统一身份的我,主要包括作为认知对象的我和作为主宰着的我。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什么是自我价值感,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一种感受,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因此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自我价值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具有普遍而有力的影响。它影响着个体的竞争与顺从、注意内容、归因方式、助人行为以及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乐观、自信、主动、热情、乐于助人、有成就、少焦虑、无破坏性、感到充实和有力量;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表象为自卑、失望、抑郁、无助、孤立、不可爱、怕惹人生气、怕别人注意自己。对中职生的研究也表明,自我价值感高的学生自信、主动、好奇、表情丰富、富于创造性,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较符合实际,在判断中不愿受权威压力的影响;自我价值感低学生体质较差、较孤独、不能自我防卫、害怕与人交往。
二、如何提高自我价值感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带有一定的倾向,它囊括了个人和社会的指向,也是人的心灵深处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决定着个人未来的行为方向,并为其过去的行为提供解释。 中职生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如下: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则要求“有一个温暖家”或“事业成功”,都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加强。不过,个人奋斗已被大多数学生摒弃,这是中职生成熟的标志之一,据调查有76.8%的学生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除靠自己努力外,还得争取别人的帮助,对个人、社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部分学生中,自我意识的加强是伴随着对事业成功的追求和对社会做贡献的愿望而产生的,尽量争取在个人对社会贡献和创造财富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46.2%的学生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判断个人的价值。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47.3%的学生赞成和有点赞成“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51%的学生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表明仍有部分学生囿于“自我设计”的圈子,常常是讲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讲成才就是个人成名家,讲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从而滋生出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苗头。2.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如学习上的实用至上,择业时金钱至上,政治观经济化等。调查表明,有38.6%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有19.4%的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3.6%的学生则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31.2%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3.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中职生处于青春期,某些生理和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外在热点所吸引,并使其兴趣热点游离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这种社会的变动必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有时认为必须“为实现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有时遇到挫折时又灰心丧气,其人生价值观必然表现出不稳定。由于中职生的人生观尚处于不断形成过程中,其人生价值观也必然存在很强的可塑性。4.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必定引起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当多的学生否定绝对的单一的人生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他们承认他们历来宣传的榜样和典型的合理性,但并不把它作为人生的唯一准则和楷模;他们认为书本上的人生理论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他们反对别人自私自利,自己却又以个人利益为重。在当今学生身上,既存在着时代产生的人生价值观,又存在着传统的民族的价值观念,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第二,不同的学生,其人生价值观是有差别的。由于学生的家庭和个人成长背景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关系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在为社会为他人的基础上考虑个人利益,有的则把个人利益看做第一位;有些学生表现很好,也有些学生则不听教导,不服从管理,虽然多次反复地做工作,依然是“跟着感觉走”,并自认为非这样不能体现“自我的存在”。也有部分同学缺乏坚强意志和远大理想,顺利时高歌猛进,挫折时气馁消沉。
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个体自我价值感形成、维持和提高的前提条件。所谓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目的和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它对自我的发展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为个体正常的行动提供充分的理由。它虽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的人而各不相同,但仍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与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时代潮流、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有利于集体和人民利益的人生价值观是正确的、进步的;反之,则是错误的、落后的。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个体只有把自己和自己的事业纳入集体之中,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才能在集体中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和提高自我价值感。同时,应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确定高低适中的具体目标,因为它最容易激发自己去为之努力并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最有利于提高自我价值感。
(二)提高身体自我
身体是自我的基础,而人体的发育状况与健康状况则是身体最重要的方面。体格既与人们的刻板印象相联系,又影响着他人与自己对自我的评价;他既受先天因素的制约,也受后天锻炼和营养的影响。体格健全的人倾向与具有较受欢迎的人格特质,容易受到他人的接受和喜爱;相反,体格不健全的人倾向与具有不受欢迎的人格特质,容易受到他人和自己的否定性评价。先天发育良好的孩子只有在后天合理的营养及锻炼的强化与塑造下才可能获得强健的体魄,使良好的身体自我具有物质基础;先天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通过后天合理的营养与持之以恒的锻炼则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提高身体自我。
(三)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我效能。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干什么的一种主观信念。他影响着自我选择干什么、投入多少能量、对困难任务能坚持多久、解决问题时体验到多大的压力,也决定着成功可能性的大小,何种压力才能引起情绪反应。因此,班杜拉等指出,压力更多地来源于自己应对无效的知觉而不是任务本身的性质。强烈的自我效能感,既有助于提高自我对失败的承受能力,也改善着自我的思维模式与情感反应。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把困难任务当作应该接受的挑战而不是予以回避的威胁,在困难面前不是放弃和失意而是努力与兴奋。他们把自己的成功解释为自己努力的结果,把失败解释为自己的努力不够,其自我效能感一般维持在不受失败影响而成功得到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对任务难度的估计偏高,为自己设立的目标较低,对困难任务予以回避放弃,并把失败解释为自己能力不够,把成功解释为运气。
提高自我效能感可采用下列方法:1.让自己显示出仔细办事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可以会意自己以前办事的成功事例和想象自己成功时的愉快体验。另一方面则为自己设置稍简单的任务并努力去获得成功,然后把目标逐渐提高并维持在中等难度水平,也尽全力去争取成功,并把成功解释为自己的能力,以获得成就感和能力感;2.寻找他人成功的榜样,并想到只要努力自己同样有能力获得成功;3.争取他人的指导与鼓励,尤其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鼓励和权威者的指导;4.通过体育锻炼、饮食调节等使自己的生理状态保持良好。这样,自己就会感到有能力、有成就感,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四)自我防卫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既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比他人优越,也不可能对遇到的所有矛盾和不利信息都有能力和精力去认识和解决。在心理受到这些因素威胁的情况下,个体采取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如自我设障,既可防止自我价值感的降低和自我的崩溃,也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维持和提高。
所谓自我设障是指个体为了让可能来临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不造成威胁或不致于引起自我价值感的降低,而为成功作业事先选择或设置障碍物的思想和行为。自我设障运用得好会有助于自己不受消极情绪的影响而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它通常是在自己认为所要从事的任务非常重要而且自己有可能失败时采用。实际上,不只是低自我评价者选择自我设障进行自我保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高自我评价者也会选择自我设障以维护自我评价。例如,在技能竞赛前列出竞赛取胜困难的种种理由及失败的大量事例,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对自我有多大威胁,要是成功了则提高自己的能力感、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不过,低自我评价者利用它只是为了缩小自己的失败;高自我评价者利用它是为了缩小自己的失败,也是为了放大自己的成功。因此,自我设障不愧为逃避责任和抵御消极情绪的一种有效策略,因为失败可以解释为存在障碍所致,而非自己的能力或努力不够。
三、结论
中职生良好的自我价值观是建立在多方面因素上的,与自身的身体状况,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客观的自我评价有关系。人生价值观是形成、维持和提高自我价值感的前提,良好的身体条件是提高自我价值感的基础,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成就感是提高自我价值感的核心,而自我防卫是应对心理威胁的有效措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