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人是有思想的,是社会和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兴趣的培养要放在大的背景下进行,放在自然中,放在社会中,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激发兴趣。高中地理教材中课后有许多活动题,这些题目五花八门,内容很有趣味性。把这些活动大体分类,分为教学问题研究、户外考察研究、课堂研究与户外调查相结合三类,教材中安排了这些活动题目,就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生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细致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对实践活动有积极性,这种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地理活动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整体性较强,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活动课程,还可以使在自然地理中抽象的问题、难理解的定义得到合理的解答,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和能力,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高中是孩子和成人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具有孩子的心理特征,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活动是直观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内容十分有趣,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地理技能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在活动教学中得到培养,在高中教材课后“地理活动”题中,有些要求学生自己绘制图形、通过地图来辨识地区等,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特别是关于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它所表达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其中的含义,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形。”举例来说人教版必修一中有些活动题,“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热力环流的实验,河流堆积地貌的演示”等,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寻找资料,在课堂上亲身体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
在地理活动中,还有一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地理观察能力,这就是――户外活动。它是在课堂以外进行社会调查或者野外考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如对河流侵蚀的认识,可以把学生带到有河流的地方,近距离观察河流一侧的堆积,另一侧的侵蚀,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寻找资料,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这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由此我们得出地理学习要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一个恰当的平台,加上教师的细心教导,学生主动的考察,“把地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接的实践经验,这样‘地理活动’也就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这一目标”。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地理活动的内容和类型多种多样,特别是课外活动,这种类型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平台,让积极主动的学生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地理活动中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辅助学生完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既要以师长的身份来要求学生,又要以朋友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老师在活动中能够循循善诱,帮助解答问题,切忌教师直接讲解答案,否则会有相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学科是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学科,它本身有一种情感,教育学生热爱国家、民族,热爱自然,热爱我们周围的环境,这种情感在地理活动课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地理教科书由必修和选修组成,课程的内容不尽相同,教学安排也不同。在必修的地理活动课程中有大量的人地关系相结合的内容,它所要培养的学生情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源的合理利用、预防自然灾害、地方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安排不同的活动课程,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加之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极大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