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因此,新教科书的编撰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在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即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讲述历史,并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加以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需按人类文明演进的脉络把握历史,需用文明史观的观点及其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
一、宏观把握文明的纵向阶段
文明发展的阶段可以有多种划分法,但从文明的漫长过程来看,依据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可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阶段。农业文明阶段,以生产工具的变化和进步为依据,又可划分为初级农业文明和发达农业文明两个阶段;工业文明阶段,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依据,即以蒸汽机和电力的使用为标志,可划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个阶段。
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原则下编写的新教科书,其历史的时序性不是很明显,但其中也暗含了文明历程的阶段划分,不过还需教师进一步整合相关内容,使文明演进的线索更明确。比如在必修1政治文明史这一模块的绪论课上,教师可通过列表的方式,粗略展现哪些内容是属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哪些内容是属于工业文明阶段的,使每一课的主题与相应的文明的阶段对应起来,便于学生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基本特征。但应注意,各文明并非同步发展,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不能僵硬地以某一具体时间作为文明阶段的分野,只能宏观把握文明的阶段划分。
长时段理论由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明确提出,他强调“长时段所包括的因素或现象具有长期稳定性,而且实际上是人类群体及其经验不能经任何方式超越的构架”[1]。文明史观强调长时段考察历史,因为“文明只能在长时间段中进行研究”,“才能把握一条逐渐呈现的主线――为一群人所共同遵守的某种东西”[2]。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是在历史进程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传统史学所说的战争、革命、王位更迭、国际冲突等短时段考察的某个“历史事件”或某个“历史人物”不足以说明人类发展的趋势。
过去的学习中,过于注重王朝更迭的历史,以致学生能够很流畅地背出中国古代王朝的变更,但很难准确地说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是什么。而新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文明史观强调的长时段理论,突破了朝代史的界限,超越了具体时间,试图向我们展示“一群人所共同遵守的某种东西”,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具体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教科书在政治文明史的编写中摒弃了过去突出阶级斗争的编写思路,而突出政治制度的内容,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制度、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等,并将这些政治制度放在长时段中阐述其演进的历程,意在让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那些在人类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教师也应将其放在宏观的历史长河中分析,如在讲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就应该跨越几千年的时空来探索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特点,而不是满足于让学生熟记每一朝代的起迄时间、每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等。
二、全面理解文明的横向内容
汤因比认为,“任何一个文明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去分析”,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文明。在这三个方面中,“作为精神活动集中体现的文化是文明的精髓”。所以,文明的横向内容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新教科书的编撰注意平衡三者所占权重,据冯一下先生统计,在整个高中历史所设的9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3.8个模块,仅少于政治史,而远多于经济史。
明确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后,还应把握三者之间的联系。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系紧密、相辅相成。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有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提供的物质保障,同时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反映,反作用于物质世界。尽管新教科书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安排在三个必修模块讲述,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不同模块知识的链接。各版本新教科书在前言中都强调了三者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人教版教科书在具体内容中还设置了“模块链接”提示框,提醒教师和学生应注意相关模块内容的链接。
三、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过程,承认文明的多元性,就是要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3];承认文明的多元性,就是要摒弃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心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文明;承认文明的多元性,还须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工业文明兴起以来的联系。
新教科书跟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增加了世界古代史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内容,此外在选修模块中还讲到了玛雅文明、非洲文明等,体现了文明的多元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客观呈现各种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历史事物。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理解当今社会需加强文明对话、实现不同文明的求同存异。 四、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文明史观特别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以促使现世的人们积极探索历史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新教科书已删除了过去很多繁、难、偏、旧的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内容,增加了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民族与人类的命运,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比如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新教科书就增加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国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像罗斯福新政,旧教科书只用了一页纸讲述,而新教科书则用一课篇幅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以生动的现实场景为切入点去探究文明的根源,研究人类历史的传承,思索文明成果的影响,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五、注重交往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文明史观认为,“交往活动本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与世隔绝,就不能产生才智,就不能产生文明”[4],没有交往就没有文明的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也曾说,“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5]。可见,交往在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明交往主要有和平和战争两种形式。新教科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都有不少反映文明交往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对文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交流活动,教师应突出它对文明演进的意义。比如通过《开辟新航路》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应力图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
六、辩证看待文明的成果与代价之间的关系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必然会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即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代价,有时是十分沉重的代价。”[6]当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许许多多的人成了奴隶;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冲击,无数生灵涂炭,然而新的文明因素却在原有文明的废墟中生成;工业文明开始取代农业文明时,数以亿计的人们变成殖民统治下的累累白骨……这些都是十分惨重的代价!
历史的惨痛教训需要后人铭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用惨重代价换来的文明的进步。过去的历史课堂上着重讲阶级斗争史,“压迫”、“剥削”、“起义”、“革命”等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这些常常会激起我们对当权者的憎恨、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但我们似乎看不到先人们流血牺牲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即大量的牺牲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辩证看待文明的成果与所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关系,就是要认识到文明的无数次进步都是以付出代价为前提的,许多代价的最终结果是推动了文明的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代价本身,更应该讲代价对文明进步的意义。
当然,应明确一点,文明是以进步概念为价值取向的,战争、殖民、侵略等,都是与文明背道而驰的,常常对文明成果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辩证看待文明的成果与代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颂扬战争、殖民、侵略等本身为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而是要看到由这些事物引起的其它方面的变化在客观上对文明进程的影响。比如,对于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每一次侵略,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华民族所受的深重苦难,还应看到中国军民对每一次侵略的反应或反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鸦片战争后,开明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举国震惊,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在器物上学习西方,还要在制度上学习西方;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民主共和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不能不承认,近代中国文明的进步是与惨重的代价相伴的。又如,对于两次世界大战,我们不仅要看到许多国家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应看到战后几乎所有国家和人民对和平的普遍认同,以及大战中留下的冷兵器促进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当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文明的进步将不再以付出惨重的代价来换取。
七、重视社会生活的内容
社会生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的社会生活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新课标在内容标准中提出,“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文明史研究中,重视的社会生活的内容,主要是狭义的社会生活的内容,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文明史观认为,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是人们应对环境的挑战而不断创造并改善生活条件的过程,它就发生在人们身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是历史的主人,都不自觉地在创造着历史。所以,在更多的场合下,历史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悄无声息的。
过去的历史教学,习惯于把目光聚焦于轰轰烈烈的历史大事或功绩显赫的历史人物,以至于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是英雄人物的历史等,与自己毫无关系。而新教科书在物质文明史模块中专门设置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就把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然而却是具体可感的人类文明成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历史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就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也是创造历史的一份子,促使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日常行为的意义,从而形成历史主体意识。
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研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结果又必然是殊途同归,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接下来的走向”[7]。所以,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史观,不能只强调一种史观,更不能把某种史观与其它史观对立。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9286.html上一篇: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策略分析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节奏策略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