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批判性阅读”指读者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与个人标准、价值观念、态度和信念联系起来,对阅读内容做出批判性反应(Richards,2000)。
Harris和Hodges把批判性阅读定义为阅读过程中做出的判断,“对阅读的内容做出相关的和恰当的评估”。Thistlethwaite指出:“在批判性阅读中,读者对阅读内容做出评估并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这种意见有可能是接受,有可能是否定作者的看法,也有可能是做出非正式决定之前认识到的附加信息的必要性。”阅读理解和阅读欣赏是批判性阅读的基础,没有前者提供的对文本认知、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批判性阅读就没有正确的前提。批判性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如果对文本的认读、理解和欣赏不够准确,就很难做出理智的、冷静的、准确的、科学的评论和创造。
批判性阅读的主要步骤有:预习文本;获取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确定阅读目的;决定文本的组织结构;提出问题;审视理解;同义转译并归纳作者的观点;考察作者的背景及其与阅读材料中的观点的关系;确定作者的目的与态度;把读到的观点与其他观点联系起来;撰写关于所读内容的文章;评估作者关于该话题的背景知识;与别的读者合作讨论阅读材料中的观点。
二、英语教学中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明,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做了以下表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作为各阶段必修的一门人文学科,占据很大一部分学习时间。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教学层面,对照国家级教育发展纲要和省级课标,英语教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言教学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英语阅读课程通过对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更是有其水到渠成的优势。现行英语教材大多把普通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为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教材设计大多科学、合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语言鲜活、地道,情景丰富、逼真、文化内涵丰富,能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好手头上的教材,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分模块编排,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语言能力训练。各单元通过Welcome to the unit,让学生了解单元话题及相关知识;通过Reading让学生接受一些英语语言信息,感受英语并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应文体的阅读策略以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Reading板块提供一篇阅读文章,板块内所有练习活动都围绕这篇主阅读文章进行,A部分给出3到4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B部分为阅读文章,该部分主要针对文章主旨和比较明显的细节内容,学生只要略读(skim)或寻读(scan)就能回答这些问题。C部分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该部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B部分的文章,通过该部分练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D部分为词汇练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生词障碍,培养联系上下文猜词的能力。E部分运用语篇形式,采用缺词填空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变换角色、情境、体裁等方式再现主阅读文章中的主要内容。F部分在一段简短的对话后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就主要阅读文章进行讨论。
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及时完成教学任务,未能将Reading板块内的练习活动很好地利用,而是侧重语言点和句子结构的讲解。这样只做到了语言分析而未能照顾到语用分析,缺乏对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则阅读部分的教学完全能够兼顾语言技能和思辨能力培养。
笔者通过合理利用教材和设计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为出发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尝试。
四、《牛津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案例1
1.教材内容介绍与构思
本课教学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阅读课是关于Toby写给她的好友Aihua的一封便信,告诉Toby暑假她和她哥哥去非洲的旅行计划。本模块的中心话题是“Adventure”,笔者设计的是一节将课文理解、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希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阅读技巧的训练,以及问题分析,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案例描述
第一,在阅读导入阶段,笔者在大屏幕上先打出“Adventure”这个单词,请学生就这个单词展开联想,由这个词他们能想到哪些相关形容词。“Exciting,dangerous”这两个词是大多数学生能想到的。由这两个词启发学生联想哪些活动具有这两样特征。 接着在大屏幕上给出数张有关户外运动的图片,如蹦极、攀岩、漂流等,请学生说出这些运动的英文名称,并请他们发表关于他们观看或参与这些运动的感受。这部分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发挥他们的联想能力,复习或学习旧新词汇。
第二,阅读阶段,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听课文录音快速略读找出文章中提到的相关地名,为下面的阅读做铺垫。这部分设计能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主要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非正式信笺的有关知识,把握文章的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第三,信息处理阶段,笔者通过练习引导,帮助学生把握作者写作思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段落中心;培养学生善于抓住段落中心及在阅读中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帮助学生了解习作时谋篇布局的技巧。(阅读过程实质是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要求读者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1)阅读第一段,完成判断题;
(2)阅读第二、三、四段,回答关于行程安排的问题;
(3)阅读第五、六段,完成关键词填空;
(4)阅读完全文后,让学生画出作者的旅行路线图。
笔者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度思维。同时,问题的设计照顾到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既有对文章信息的记忆和强化,又有涉及文章信息产出性的理解活动。
第四,在讨论阶段设计了一个话题:假设他们六人一组出门旅行,她们需要做哪些准备,要如何规划旅行路线,需要带上什么。阅读后的讨论时间,学生可以利用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展开自主思考、讨论,最后整合不同意见,规划出属于她们的旅行路线。
第五,作业部分设计了课后任务,以信件形式描述自己在中国的一次探险之旅,要求写明每天的路程安排。
(二)教学案例2
每个单元的Project模块也有与该单元相关的具体阅读材料,通常为一到两篇的小短文。对于这一部分阅读材料的处理,亦可从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角度出发,合理利用。
本模块提供一篇阅读文章,介绍了云南香格里拉景区,文章中有不少描写香格里拉美丽风光的优美句子。可以利用这一篇章,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欣赏能力和感受力,同时通过英译汉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步骤一,利用几个问题导出本文讨论的目的地――香格里拉。
步骤二,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找出该景点的主要信息:位置、气候、景点。
步骤三,要求学生划出文中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
步骤四,学生尝试将这些句子翻译成英文。
步骤五,将学生的翻译与参考译文进行比较。
这一部分的阅读教学除了设置对文章的分析理解环节外,还设置了语言欣赏环节,在对原文优美句子进行欣赏和感受后,通过翻译练习及翻译比较,优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对语篇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结语
语言学习过程是学生探索和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语言教学不应用单一方式完成语言知识点的传授任务,而应顾及学生的成长需要,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从“批判”角度对篇章进行审视、质疑和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评论。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状态,养成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培养提问意识的习惯,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17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