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中等教育
第1篇: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一、理解教材内容,确立教学标准
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通过给学生创造有利的信息应用环境和学习平台,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实践,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新课改实行后,教学内容有了很大改变。必修课要求学生对各个阶段的信息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自我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我兴趣和特长自由发展。
二、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满堂灌”式的讲解,学生被动式的听讲为主,导致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逐渐减退,更不用说自己主动去学习了。教师作为一线施教者,应摒弃传统式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互动式教学。教师也可通过“少教多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
三、创设新情境,实施新模式
1.创新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才会主动去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课堂中要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应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方式多样性。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究式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们会自我克服,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方式直接省略了对这一具体教学内容知识的讲解时间,不仅不会影响教学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的进程,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很大程度上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已经掌握到的旧知识中徘徊迂回,拘泥于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讲授的知识中,得不到新知识的灌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少教多学”这一新教学手段,为学生的思想“松绑”,并刺激其发散性创新思维,以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技能。
4.搭建信息平台,加强协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利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信息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十分浓厚。因此,尽管课堂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也应为学生创造一定的交流学习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交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利用互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另外,社会不断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学习,从理论和实踐上全面提升自我素质,。教育是国之大计,人才的培养关乎一个国家命运,借鉴其他学科教学的成功经验,务实求真方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雷尚斌
第2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概念不明确
教学概念不明确是造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益大打折扣的关键原因.当前许多学校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都并未完全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在该标准基础上构建系统化、科学化教学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学校只是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教育,没有在知识教育上实现能力拔高,最终造成学生信息技术个性化受到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长此以往,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2.信息技术水平不明确
当前许多学校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都只是依照教学大纲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并未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合理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国信息技术教学起步较晚,初中时期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上述状况下,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统一教学非常容易造成信息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厌烦,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最终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应用效益.
3.教学结构较为简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教学结构较为简单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和教学方法较为简单两方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只进行简单课本教学,并没有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挖掘,没有对课本教材进行适当简化和丰富.上述教学只能够实现简单知识教育,并无法将信息技术知识系统化地融合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效益.与此同时,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进行PPT演示,以班级授课为主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严重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
4.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中信息技术对能力较为注重,需要从过程出发构建评价体系,对过程内容进行分析,观察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及掌握状况.但当前许多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只是实施知识性考评,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依照最终考核成绩确定学生最终分数.这种死板、生硬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信息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形成正确认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教学需求及市场发展趋势对信息技术教学概念进行明确,将能力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双管齐下,达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益的全面改善.教师要在新课标要求下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更新自身信息技术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置,在能力目标下构建对应教学体系,从而实现教学方向的转变,为学生高中信息技術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构建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以人为本,设置学习层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全面把握,在学生信息技术基础上构建层次化教学内容,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落实人性化信息技术教学.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初中信息技术课设置状况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依照学生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从而保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确保学生能够紧跟教学进度.分层次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在日常教学基础上设置课外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信息技术学习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对信息技术水平较差的同学可以在日常教学基础上及时进行课外指导,解决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对上述学生进行鼓励,多以赞扬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从而全面改善学生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效益.
3.深化结构,构建合理体系
只有全面深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取对应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益才能够得到本质上的改善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结合课本单元内容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筛选,突出教学重点,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上述内容,改善学习效益.与此同时,教师要在该基础上对信息技术课外知识进行适当筛选,结合当前最新信息技术内容对课本知识体系进行丰富,这可以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紧跟时代步伐,从本质上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视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选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探究式教学、多媒体控制教学、自主交流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教学等进行合理运用,依照信息技术特征将上述教学方法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细化内容,优化评价体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环节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过程评价进行强化,依照过程及结果对评价效益的影响合理设置比例环节,将过程评价纳入到系统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肯定.该过程中要观察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掌握到的知识及上述知识的运用效果,依照此内容给予相应成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进行检验,依照实践内容适当评价学生学习状况,从而提升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益.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新课标教学理念和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结合上述内容形成对应教学层次及教学结构,将教学知识与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为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对信息技术评价进行完善,构建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激励,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作者:何宇
第3篇:怎样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
1、交流评价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客观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差距,调整自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推动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以激励为主,促进学生们在学习中有的放矢,科学有效学习。如,在教学《利用Frontpage2003制作网页》时,在制作课件之前,教室可以和学生共同交流一下,哪些是必备的一个资料,以及要注意的关键细节,学生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和教师交流,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试试。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搜索文字、图片、音频、色彩等丰富多彩的素材,制作一个本班班级网页,然后在校园网上进行展示应用。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总结中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一个科学、富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能从作品中评价学生的对待态度、评价学生们的巧妙构思、评价学生们的选材多样、评价学生们的制作效果、评价学生们的页面布局,每一个学生都从自己的闪光点中受到了鼓舞,但同时每一个学生也都从其他学生的优秀制作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们互相交流,学习好的,改进差的,最终形成了一份份全新的班级网页制作图。多元化的网页制作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网页制作能力,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
2、激情引趣,引导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改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通过优化和整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命性和高效、有效化,以此促进学生对美的体验。良好的开始是通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堂有效教学也要从有趣的导入开始,激情引趣,这不仅能够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愉悦身心,还可以调动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可以引起学生好奇和兴趣的导入环节,让学生们在这种积极心理因素的引导下喜欢学、乐意学。课本《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中“信息及其特征”这节内容,它的知识理论性比较强,专业术语比较多,如果单凭教师来讲,学生应该会感觉枯燥乏味,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一扫而光,所以在学习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导入教学。如在教学开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设置了一个小游戏,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词语,如“看节目”、“铃声响”、“读报纸”、“谈话”等,让一个学生表演,一个学生猜,表演的学生可以用语言进行生动表达,还可以用图形演示,可以用实物展示,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热情,并在这种热情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些都与今天的课堂内容有一定联系,学生们不再做观看者,而是做起了游戏的推动者和策划者,让黑板上的词语更加丰富,学生们的表演更加多样化,这样让学生们在课堂游戏中,初步感知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多样,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理论的课堂教学中。
3、巧设任务,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与时代发展接轨,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是学好计算机的首要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依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设置任务的方法实施教学,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蕴含在教学任务之中,促使学生们在任务中主动提问、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并在积极探索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促进课堂有效教学。例如,课本《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加工与简单合成》这一节内容,其教学目标是知道获取图像、图形的工具类型,能够合理地运用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能够运用图像或者图形表达主题意义。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也设计了相应的任务,教师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些关于地球的图像资料,然后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图像处理工具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将画面分成两半,一半做成浮雕效果,并通过光晕、阴影等效果形成现在和未来的鲜明对比,突出遭到破坏后的未来地球残酷状况的主题。这些任务设计可以促使学生们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疑难,主动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完成设计,并同时熟悉了图像处理软件的各个工具,学会了图像处理的操作流程,掌握了图像加工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们在任务的设置中,促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學改革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让课堂有效教学奏出优美的乐章,高中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爱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决定如何学习信息技术,不会全部按照书本上面的标准去按部就班的学习。而且,学生会利用自己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出发增加学生自主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按照内心的想法去进步,去发展。
作者:于淼
第4篇: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表现出鲜明的组织性、计划性特征,学生没有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和时间,被动学习,效果较差。基于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学案导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导学方式进行课程安排,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在分析学案导学模式内涵的前提下,探究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师精心设计并编写学案,以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案不同于教案,其核心在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学生学习方案;在内容上,除了要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给出学习重难点,确定学习探索与指导方法,提供学能测试,并进行信息反馈。学案导学模式,即以学案为基础支撑,以导学为实现方法,教师以引导或指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合作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模式。通过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能够切实培养与发展是学生的自学与探究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我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学案导学模式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帮助,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完成学习目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1.科学编制学案,安排课前预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认识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理解与发现问题的过程。预习是提高课堂进度,实现课堂高效率的前提条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因该门课程有较多的操作性内容,学生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预习,即使是预习也较为随意。关注与提高預习质量对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具有很大帮助。基于学案导学模式,教师应设计与编制预习学案,为学生预习提供方法指导,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课前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以“收发电子邮件”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编制预习学案,引导学生思考是怎么发送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内容主要有什么,并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前申请自己的免费邮箱,也可设置班级邮箱,引导学生思考与预习相关内容,从而为课程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2.提高学案导学质量,共同讨论与解决问题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案作用,引导学生对学案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提出疑点,教师选择其中的主要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在学案中,教师可以提出探究式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空间。通过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具体理论性知识与操作要点内化为操作技能,并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与学习质量。以“统计分析数据”为例,在学案中可以提供本班或其他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排序、数据筛选与分类汇总。学案教学方式可以设定为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方式与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在操作中,让学生进行数据排序,可以选择某门学科,以不同的关键词锻炼学生的数据排序能力。学案导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习质量。
3.总结知识间的联系,做好课堂练习巩固
在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探究,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与学生应结合学案作具体反思,教师反思可以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反思则是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间存在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学生掌握了Excel相关技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Excel、Word与PPT中表格功能的差异,结合不同软件的特征,选择适当的表格处理问题。练习巩固是学案导学的重要环节,在练习题设计时,教师应科学把握问题难易度,并综合课堂所讲述的知识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技术水平备受关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学生掌握与发展信息能力的关键时期。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关注课前预习,把握课堂学案导学过程,做好课堂练习巩固,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推动与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作者:王娟
第5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
就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计算机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学校增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重视程度欠缺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只是一味地将信息技术知识交给学生,形成了教师不停灌输知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枯燥的教学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2.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大
由于受当地科技水平、教学资源各方面的限制,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之前从没有使用过计算机,而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可能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客观条件的影响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从而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3.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不能跟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计算机教学需求。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运用
1.不同的分组,促进竞争合作学习
在课堂的学习中,课堂的氛围非常重要,枯燥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不专注,而竞争合作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弱项和专长合理地进行分组,给每个组下发不同的任务,每个组再将组内任务明确分工到每一个人,让学生在沟通学习中完成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计算机教学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为小组做贡献,同时在学生合作学习交流中可以促进他们共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帮助成绩稍差的学生弥补他们的不足。这样一来在小组的合作中,每个人都自主学习知识,同时也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
2.教学不能是灌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靠每个组员各尽其职把任务完成得很好。其次,在小组的分工中,要确定一个合适的组长,带领组员共同通过阅资料、沟通交流去掌握知识。如在计算机安全知识的课程中,学生要在课下查阅一些有关计算机安全的知识。在课上,学生要对事先整理的知识进行讲解,和其他学生交流,再让每个学生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同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学生请教,对于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提供帮助。这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实际的操作,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计算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见每步操作,可以听到声音,不同的感觉刺激可以让教学中晦涩难懂的部分变得简单,直观的信息符号也可以促进学生组合能力的培养。如在上机课程中,教师不能单靠语言的讲解,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按照实际的步骤自己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重点以及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在评价中注重效果
要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发展,就需要注重每节课后的整体评价,评价包括“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所占比例可以有些根据重点适当差别,从而形成最终得分。
一是最后得分集体性评价。每个成员分的平均值形成小组得分,这样可以促进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组内学习,共同努力,奋斗争取让自己的小组成为优秀小组,团队意识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加。
二是过程中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各种抢分向,其中包括学生的考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动手能力情况等,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努力抢答,调动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度知识掌握度形成一个评分,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合作竞争,共同成长。
总体来看,现在的传统单一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巨大的改进空间,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的情况具体分析制订最合理的合作教学方案,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作者:丁宁
第6篇:树立新观念下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
在当前社会中,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针对这一目标,本文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高效课堂。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1.1建立电子档案。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什么分组呢?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是分组的出发点。可以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上机测试等方式获得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包括已有学习基础,家中是否有电脑,对本课程的认可程度,学生学习能力自评,学生性格,等等。
1.2重塑正确观念。电脑刚一开启,便有学生迫不及待地点击IE浏览器,看是否能上网;某学生在位置上喊:"老师,上网!"引来众多附和者;老师在上面讲课,发现有几个学生总是低着头,走过去一看,原来正在联网玩纸牌……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师经常遇到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二是这些学生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存在着"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课、娱乐课"的错误观念。
2.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能否成功地引入课题,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设计导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例如: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提高效率。比如在学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展示视频——《快乐大本营》开场片段,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哪些途径能够了解到本期内容?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的学生主体地位,这不仅关系着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更是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师,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与学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拥有活跃的气氛,让整个课堂生动和活泼起来,同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比如说,在学习如何获取网上信息的相关内容时,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网络的时代,网上的信息是无限的,只要能掌握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我们就能充分利用网络的益处,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说现在的网络购物,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这种购物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并且也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还是有些人不懂得在网上购物,这就是缺乏网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们阅读教材,并对一些实用的网站进行实际操作,比如说查找信息时,我们要学会如何使用"百度",如何设置关键词,如何去打开一个网站,如何筛选网站,如何在一个网站中找到想要的信息,如何下载等等。这样一些很实际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尝试和学习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多的,我们在课堂上不可能一一学到,但学生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有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就能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准确开展教学评价
4.1评价语言要艺术化。虽然有些高中生看起来人高马大,但其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于生理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有的具有害怕挫折的脆弱心理,意志薄弱,感情用事,在挫折面前承受不了打击,一回失败,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不能正確面对,造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从而一发而不可收。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容忍学生的小错误,多用温和、欣赏的语言来激励学生。
4.2评价时间要科学化。高中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两节,而且往往是分隔开的。人的记忆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评价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评价不一定非要在课堂结束时才进行,在课堂中随时可以进行。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好的创意与灵感,有些甚至是教师无法想象的。教师要及时把握住这些亮点,把凝聚了这些亮点的作品及时展示给其他学生,使其他同学在不服气的心理驱使下争相效仿,从而于不知不觉中促进全体学生创造力与思维的发展。另外,由于课堂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在最后才交上作品,对于这部分作品,何时给予评价反馈才合适呢?我结合实践,认为最晚不能迟于下一课时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再晚学生要么忘记得差不多了,要么认为"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它干吗",评价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课后反思
5.1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最大的教学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让其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每次的教学成果即每节课,每次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找到可以进一步发扬的亮点和亟须改进的部分,以提高自己传道授业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5.2学生对学习课程的回顾。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认真学习,还要在课后使用一些合理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巩固,并且结合实际的生活进行应用,加强系统化程度。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练习将知识变成自身的能力,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把新的东西充实到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具体要求。并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使用科学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张晓龙
第7篇: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改下,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促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重要的教学问题。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展的效果。因此,高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地探究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
一、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传统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影响了学生有效的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知识。为了有效的改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问题,针对学生参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重视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活动,不断完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心理特点,深入探究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二、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深入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进而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项目标。为了有效的实施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之上,积极地开展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工作。一般情况下,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积极转变教学观,开展合作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内容。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开展合作式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开展合作式教学,是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师应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理念引导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开展合作式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与学生的学习互动,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积极转变教学观,开展合作式教学,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由教师作探究活动的总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开展合作式教学,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知识效率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为其未来更加深入的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教师应思考的教学问题之一。
(三)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也是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之一。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的重要学习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的网络世界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才能更加全面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四)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完善了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促使教师可以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合理的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视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内容,对于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中,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促使高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对快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及时的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作者:德宝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zdjy/58427.html